內毒素是革蘭陰性桿菌生長時釋放或死亡時裂解出來的細胞壁脂多糖成分。體內外實驗早已證明,內毒素具有耐熱,耐酸堿等特性。內毒素進入機體后可引起發熱,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中性粒細胞增多,補體激活、機體血壓下降等病理生理反應,嚴重時可導致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由于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的深入開展,人們對內毒素的結構、功能、作用機制等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臨床上也發現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與內毒素關系密切。內毒素血癥在臨床上可涉及外科,內科,婦產科、兒科,神經科,急診科等,但是與之關系較為密切的仍然是敗血癥,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肝病等。因此,積極開展內毒素的基礎及臨床研究,對于闡明這些疾病的發生機制并進而建立相應的治療措施有著重要的意義。
盡管對內毒素的研究已開展數十年之久,但是,目前國內尚無一部完整的書籍來專門闡述內毒素的基礎與臨床的關系。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內毒素的作用機制及信號轉導途徑認識的不斷深化,建立和發展了抗內毒素血癥的多種戰略,這為以后治療內毒素血癥提供了新的思路。
內毒素進入機體后,可直接對細胞的生物膜產生毒性,但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單核-巨噬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使機體產生多種炎癥介質,從而影響細胞的代謝,最后導致細胞死亡,影響臟器功能和屏障功能的完整性。Toll樣受體家族的闡明使內毒素的信號轉導途徑更為完善。一般認為,內毒素進入機體后,與脂多糖結合蛋白結合形成復合物,將脂多糖傳遞給單核-巨噬細胞膜上的CD14受體,并與Toll樣受體4的具有亮氨酸富集重復體的結構域發生物理接觸,使Toll樣受體4構象發生改變,通過其胞質結構域募集細胞內髓系分化蛋白88(My88)和白細胞介素-1(IL-1)受體相關激酶發生自身磷酸化,引發酶系級聯反應,最終激活NF-MκB等多個轉錄因子,合成和分泌大量細胞因子發揮作用。
許多炎癥介質參與內毒素的生物學效應,如TNF-α,白細胞介素類,NO、補體,前列腺素類,血小板激活因子等。腸細菌及內毒素轉位是內毒素血癥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肝病內毒素血癥致死的重要原因。重視對腸細菌及內毒素轉位的處理是減少外科手術及其他危重患者發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減少肝病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至今,對內毒素血癥的治療仍無特-效措施,抗生素的應用雖然能夠有效地控制細菌感染,但有增加內毒素血癥的危險。內毒素抗體曾經被認為對內毒素血癥的治療有效,但是臨床研究卻證明其無效;其他措施包括抑制脂質A合成,阻斷內毒素信號轉導以減少細胞因子分泌,可能對內毒素血癥的治療有效,但仍需經過臨床實踐證實。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