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已有大量文獻報道此類患者胃粘膜樣本中幽門螺桿菌(H·pylori,HP)檢出率較高,且患者血清中幽門螺旋桿菌抗體高于正常人,因而認為幽門螺旋桿菌與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有關。幽門螺桿菌是1983年澳大利亞學者首先發現的,之后的研究明確其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病因,這在醫學上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端有鞭毛的螺旋狀菌,來源尚不明,假定由人與人的接觸傳播,其感染力強,國內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其感染率隨年齡之增長而增長,50歲以上的人群可高達50% ~60%。然而幽門螺旋桿菌致病的毒力基礎迄今未明了。Leunk等和Figura相繼證實,幽門螺旋桿菌液體培養物上清液對體外培養細胞具有毒性。
幽門螺旋桿菌入消化道(胃和十二指腸)后借鞭毛運動,穿過粘液層定居于胃竇粘膜小凹處及其鄰近上皮表面,貼附于上皮細胞膜上。這種貼附使細菌不受胃運動之影響,并能使其分泌毒素引起較重炎癥。
盡管在人體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病灶活檢中,幽門螺旋桿菌呈陽性,但內毒素的致病機制有待于進一步的深入探討。嚴杰等應用酚水法提取了幽門螺桿菌902905株的脂多糖。該脂多糖在0.5ng/ml濃度即可凝固鱟血液變形細胞溶解物,注人家兔后使動物出現 shwartzman現象和發熱反應,其熱曲線呈雙峰型。該脂多糖注人家兔后0.5小時血壓明顯下降,外周血中白細胞數則先升后降。小鼠體內注入該脂多糖后,可導致動物死亡,其內臟出現嚴重的毛細血管擴張并伴有少量出血。實驗證實幽門螺旋桿菌的脂多糖具有典型E. Coli脂多糖的活性。
隨后,方平楚等在電鏡下觀察到幽門螺旋桿菌內毒素呈細長的條索狀結構。他們研究結果表明,幽門螺旋桿菌脂多糖的主要化學成分為糖類和脂類,其戊糖、己糖、庚糖和氨基糖的含量分別為13.2%、25.6%,9.3%和5.2%(W/W)。幽門螺旋桿菌脂多糖中的KDO含量高達7.2(W/W)。實驗結果表示,幽門螺旋桿菌內毒素的化學組成的超微結構與大腸桿菌內毒素基本相同。他們一致認為,幽門螺旋桿菌脂多糖具有較為典型的內毒素活性,是幽門螺旋桿菌致病因素之一。
Pece等人在研究中也發現,在幽門螺旋桿菌致胃潰瘍及十二指腸疾病中,脂多糖在發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幽門螺旋桿菌脂多糖直接作用的小鼠3T3成纖維細胞出現粗面內質網擴張,膜旁核糖全脫落,線粒體嵴和外膜模糊甚至消失等超微結構病變,以免疫組化證實幽門螺旋桿菌脂多糖陽性的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性標本的細胞亦顯示相似的超微結構病變,表明了幽門螺旋桿菌脂多糖在慢性胃炎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幽門螺旋桿菌脂多糖對粗面內質網和線粒體的毒性作用可能是其致病機理中的重要環節,幽門螺旋桿菌脂多糖不僅是幽門螺旋桿菌的主要致病物質,也是慢性胃炎發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上述疾病的防治過程中,應包括拮抗脂多糖毒性作用的療法。
其當其水平低于一周仍不回升時大多死亡,反之則預后良好。在病程早期,存活與死亡者血漿纖維結合蛋白水平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但術后第三天起二者差異極為顯著,提示血漿纖維結合蛋白水平的動態觀察具有預后估價價值,這與Rubli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在內毒素啟動內源性凝血過程中,纖維結合蛋白可與纖維蛋白單聚體結合而使其水平嚴重下降。1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病的血漿纖維結合蛋白水平術前為50.7mg,/L,病程中持續低值,臨死前僅43.Omg,/L,為全組中低,故對持續低纖維結合蛋白血癥者應注意發生彌漫性血管內凝血。
血漿內毒素對纖維蛋白水平具有重要影響,在內毒素刺激下,肝臟過氧化物(LPO)含量增高,并致肝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以致氧自由基清除障礙,肝細胞因過氧化受損,合成纖維結合蛋白減少。研究證實:經氧自由基作用后5分鐘,細胞膜即迅速去極化,35分鐘后細胞開始融解,肝細胞暴露于過氧化氫4小時其合成蛋白質功能衰竭。故持續內毒素血癥致氧自由基不斷產生是導致嚴重低纖維結合蛋白血癥的重要機制。一旦內毒素水平下降則纖維結合蛋白水平趨于回升,二者具有良好的相關性,這不僅提示內毒素水平對纖維結合蛋白水平具有重要影響,也有助于通過血漿纖維結合蛋白定量檢測間接反映內毒素血癥的嚴重程度,二者聯合動態觀察則更有助于從機體的感染和抗感染兩方面的狀況監測病程。
迄今臨床上對重癥急性膽管炎病程監測、療效評價和預后判斷尚無理想測量方法,血漿內毒素、纖維結合蛋白水平動態觀察及其相關性分析作為對這方面臨床問題的定量實驗室指標及其實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探討。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