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怎么產生的?色相、飽和度又是什么?明視覺暗視覺又是怎么一回事?色差儀如何客觀評估顏色?這些問題的答案你們都知道嗎?一篇文章幫你解答,快一起來看看吧!
顏色的由來
自然界中的物體之所以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其根本原因就是物體對光具有選擇和吸收的性質,即物體本身的光譜特性是物體產生不同顏色的主要原因之一。當光照射在物體上時,入射光譜能量部分被反射、吸收、透過。透明物體的顏色主要由透過的光譜成分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則取決于它的反射光譜。
也就是說,非熒光性的有色材料本身并不發光,黑暗環境下也無法看見,只有在光照下才顯示顏色。材料的顏色是其對不同光波具有不同的吸收特性的結果,其表現的顏色就是被吸收光的補色。
因此采用不同光源照射同一物體時,因光源的光譜能量不同,將導致物體顯示不同的顏色。例如,有一材料在太陽光下因明顯吸收了青光而反射較多紅光而呈現紅色,但如果用青光照射該物體,大部分青光被吸收,反射光很少,物體則會顯示黑色。
飽和度、色相、明度又是什么?
飽和度:也就是顏色的純度。表示在某一色調中該顏色的含量,在色調中所含的消色如灰色、白色越少,則該色的純度越高。光譜色純度最高,在光譜中加進白色,色調不變,而純度降低。
色相:是顏色的相互區分特性。表示物體具有什么樣的顏色,如紅、黃、綠、藍等。
明度:是對物體的明暗感受。表示物體顏色的明亮程度,對一定波長來說,明度正比于光強。
明視覺和暗視覺是什么?
先來了解下視覺怎么產生的。射入人眼的光在視網膜上產生光化學反應,由此產生的視覺神經脈沖至大腦形成視覺。
視網膜包含椎體細胞和桿狀細胞兩種視覺感光細胞,他們所含有的感光物質不同,所執行的視覺功能也不同。
椎體細胞感光靈敏度低,在亮度5-10cd/m2以上的光亮條件下起作用,能分辨顏色和物體的細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明視覺。
桿狀體細胞只能在亮度約為0.001-0.005 cd/m2以上的光亮條件下起作用,其感光靈敏度高,但僅能感知黑暗,不能分辨顏色和物體的細節,也就是我們說的暗視覺。
在明視覺條件下,人眼對紅光和藍紫光感受性很低,對黃綠光最敏感。在暗視覺條件下,人眼對藍綠光最敏感。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