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對蝦是當今世界養殖產量三大優良品種之一,具有抗病能力強、生長速度快、耐高密度養殖、肉質鮮美等優勢。我國于1988年引入該品種,逐漸成為我國對蝦養殖主要品種,很是暢銷,養殖的人趨之若鶩,養殖模式多樣。為追求更高的回報,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技術不斷提高,但隨之而來的高密度養殖必然增加了疫病的風險。
近年來,凡納濱對蝦養殖過程中不時暴發疾病,導致其產量下滑,養殖及相關產業受到沖擊,以下是南美白對蝦常見的八種病毒性疾病。
1
桃拉綜合癥(紅尾病)
[病原]桃拉綜合癥病毒(TSV)
[癥狀] 桃拉綜合癥病毒主要感染南美白對蝦的上皮細胞,引起對蝦的大量死亡。在特急性到急性期,幼蝦身體虛弱,外殼柔軟,消化道空無食物,在附足上會有紅色的色素沉著,尤其是尾足、尾節、腹肢,有時整個蝦體體表都變成紅色。較大規格的病蝦步足末端有蛀斷、潰瘍現象,兩根觸須、尾扇、胃腸道均變紅,胃腸道腫脹,肝胰臟腫大變白,部分病蝦的肌肉白濁。
2
虹彩病毒病(黑腳病)
[病原]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
[癥狀] 大量的蝦爬邊、游塘,每天有大量的偷死,初期少,后期越來越多;蝦體微微發紅、空腸、空胃、腸道發紅、斷裂;肝胰臟顏色變淺,發白、wei縮;外殼變軟,軟殼現象增多;多數的腹部肌肉發白、壞死,肌肉白灼;該疫病爆發時病變對蝦全身黑斑,而后甲殼微紅,直至死亡后游泳足附近的甲殼出現明顯的黑斑癥狀。
3
傳染性皮下和造血組織壞死病
[病原]傳染性皮下和造血組織壞死病毒(IHHNV)
[癥狀]病蝦生長緩慢、體長普遍偏小,且個體差異很大。患病稚蝦還出現額角、觸角彎曲變形等癥狀。感染病毒或患病后存活下來的細角濱對蝦和凡納濱對蝦會終生帶毒。可通過垂直和水平傳播方式把病毒傳給下一代和其他種群。
4
對蝦桿狀病毒病
[病原]對蝦桿狀病毒(BP)
[癥狀]病蝦的體色呈藍灰色或藍黑色,胃附近白濁化,浮頭,停滯岸邊,鰓和體表有固著類纖毛蟲、絲狀細菌、附生硅藻等生物附著,容易并發褐斑病等細菌性疾病,肝胰腺腫大、軟化、發炎或wei縮硬化,腸道發炎等。攝食和生長率降低,病毒在肝胰腺及前中腸上皮細胞內增殖,包涵體為四面體或三錐的金字塔形。
5
對蝦肝胰腺細小樣病毒病
[病原]肝胰腺細小樣病毒(HPV)
[癥狀]病蝦外觀無*癥狀,厭食、行動不活潑、生長緩慢,鰓和體表有附著的共棲生物,偶爾發現腹部肌肉變白,易繼發感染細菌性或真菌性疾病。嚴重感染時肝胰臟微白色、wei縮。
6
白斑綜合癥病毒病
[病原]白斑綜合癥病毒(WSSV)
[癥狀]病蝦首先停止吃食,行動遲鈍,彈跳無力,漫游于水面或伏于池邊水底不動,很快死亡。病蝦體色往往輕度變紅或暗淡退色。典型的病蝦在甲殼的內側有白點,白點在頭胸甲上特別清楚,肉眼可見,有的病蝦白點不明顯,頭胸甲與其下方的組織分離,容易剝下。
7
- 對蝦黃頭病
[病原]黃頭病毒(YHV)
[癥狀]病蝦發病初期攝食量增加,然后突然停止攝食,在2~4天內會出現臨床癥狀并死亡。許多瀕死的蝦聚集在池塘角落的水面附近,頭胸甲因里面的肝胰腺發黃而變成黃色,對蝦體色發白,鰓棕色或變白。黃頭病毒主要感染對蝦的鰓、觸角腺、造血組織、淋巴器官等,宿主細胞內形成強嗜堿性細胞質包涵體。
8
傳染性肌肉壞死病
[病原]對蝦傳染性肌肉壞死病毒(IMNV)
[癥狀]發病初期病蝦攝食減少或停食,反應遲鈍,聚集在池塘角落,體色發白;病蝦腹節發紅,尾部肌肉組織呈點狀或擴散的壞死,壞死先出現在腹節末梢和尾扇,移去腹節表皮可見白色或不透明的白色組織,部分蝦還可出現微紅色壞死區域;在網捕、喂食等刺激下,壞死癥狀蝦可突然增多,喂食后出現持續死亡,淋巴器官明顯增大,約為正常蝦的3~4倍。
水產病害 防大于治
細菌類的病原尚對抗生素敏感,而病毒則無任何te效藥,因此,病毒性水生動物疾病預防遠重于治療,及時發現養殖環節中的病原體,除了能有效降低養殖風險,提高養殖成功率,還能減少藥物使用,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
雙螺旋基因研發了一系列旋達R1水生動物疫病核酸檢測試劑,并為每種常見病害開發了PCR-熒光探針法與恒溫熒光法兩種不同方法學的試劑盒,以滿足不同用戶不同場景的檢測需求。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