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個體之間正常的社會交往有利于形成穩定的社會網絡,對個體的生存和種族的繁衍有重要意義。社會行為包括動物之間動態、復雜的社交,這可以促進群體內的合作或競爭。
動物通過視覺、嗅覺、聽覺、聲音等多個方面完成社交行為,其中聲音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警告種群內其他動物成員規避掠食者,也可以作為求偶時的一種信號。
科研人員利用小鼠作為模型系統,已經在社交行為的神經生物學以及復雜的社交群體中的行為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小鼠是群居動物,會伴隨著超聲波發聲(USV)參與多種行為。研究表明小鼠更加愿意接近能夠發聲的同類,它們不喜歡和啞巴一起玩。
盡管在社交中USV起到溝通的作用,但尚無直接證據將發聲模式與特定的社會行為進行直接聯系。
2020年3月美國特拉華大學心理與腦科學研究所Joshua P. Neunuebel?研究團隊在Nature Neuroscience雜志上發表文章揭示了運用深度學習的方式證實了上述聯系:不同社交行為下小鼠的發聲模式,揭示了小鼠在不同的社交行為的“竊竊私語”,對鼠語進行翻譯。
不同物種之所以會形成不同的聽力范圍,小鼠聽力頻率范圍:4K-100K HZ, 人的聽力范圍為20-20000HZ,所以對人類來說很小的聲音對小鼠就是很大聲了,因此在進行動物實驗時需要注意了,否則影響你的行為學結果。
在研究發聲和社交行為的關聯,還是存在一些困難的,科研人員需要解決這些技術問題才能更好的開展工作。
首先,需要準確的識別在社交行為中哪只小鼠進行發聲,并追蹤社交行為。其次,對不同社交行為的發聲模式進行分類,這就需要一種系統、客觀、無偏倚的方法。后,同時也要注意到在動物社群中,并不是一只,而是很多只一起,因此需要開發高通量檢測的方法同時檢測多只小鼠的社交行為和發聲模式。
研究人員共觀察了11組小鼠,每組包含兩只發情的雌性小鼠和兩只雄性小鼠,一起共同生活。為了能夠觀察這些社交行為狀態小鼠的發聲情況,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檢測小鼠特定的行為,并利用聲源定位系統追蹤每一只小鼠的發聲狀況。
根據不同的行為特點,將雄性小鼠的社交其分為6大類:散步、圍繞著另外一只雄鼠轉圈,攻擊,逃跑,雄性追逐雌性,雄性追逐雄性(是的,你沒看錯,男同)。
他們通過實驗發現這些雄性小鼠的社交行為特點不一樣,主要表現為完成行為的次數和持續的時間,這點和人類很相似。
通過聲音檢測系統,共檢測到小鼠135,078個信號,其中雄性小鼠產生的超聲信號比例為82.5%,這些聲音信號是雜亂無序的,如何進行有效的區分呢?根據其聲學結構特點,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自動對語音信號進行分組的聚類方法,對上述信號分為22個亞類。對聲音信號進行分類使我們能夠更加客觀的描述雄性小鼠的發聲模式,這些信號的持續時間,頻率范圍和幅度在不同亞類之間存在不同。
令人意外的是,并不是這些聲音信號的持續時間等特點影響社交行為,而是社交行為影響發聲模式。
上述研究結果是基于整體進行的,并未進行特定某種社交行為分析。通過深度學習算法研究人員發現社會等級高的小鼠在進行社交行為更有可能發出不同的聲音信號。這是鼠王在給各個兵鼠布置任務的節奏嗎?
更有意思的是在攻擊、逃跑或追趕其他雄性的社交行為下,雄性小鼠更加喜歡發出音調下降的聲音信號,聲音趨于重、粗,就是發飆亂吼的感覺;而在進行散步、求偶的社交行為中雄性小鼠中更喜歡發出音調上升的信號,聲音趨于輕、短,給同類溫柔的感覺。
此外,研究人員發現在同一個社交網絡中的雄性小鼠的發聲的模式會影響社交伙伴的行為。
總結
總的來說本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分析了在社交中小鼠之間的聲音交流信號,發現特定的社交行為會產生特定的發聲模式。社會交流是兩種或多種動物之間的信息傳遞,通常會促使行為發生改變。在人類中,社交障礙是自閉癥等神經發育障礙的特征。這些發聲模式的發現為社交障礙相關疾病的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Ultrasonic signal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social behavior of mice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