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中藥注射劑是在中醫藥制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劑型。雖然在制藥過程中進行了處理,但是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還是大量存在,尤其是近十年來,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報告呈幾何級增加。據統計,2012 年藥品不良反應發生共 14 萬人次,中藥占 14%。中藥注射劑又占不良反應中藥的 75%。在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引發因素中,大分子化合物(蛋白質、多糖、鞣質、樹脂等)是重要熱源物質。大分子容易聚合成更大的分子或多分子團粒,通過靜注和肌注的方式進入人體后,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目前,對大分子化合物的檢測 2010 版藥典采用蛋白沉淀法,方法比較簡單,但結果穩定性差,靈敏度低,直接通過視覺的判斷很難得到統一有效的結果;針對這些問題,有報道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和示差折光檢測器對這些大分子化合物進行分析,大大提高了測定結果的穩定性和靈敏度。在此基礎上,本文結合 CAD 的優勢,發展HPLC-CAD方法測定中藥注射劑中的右旋糖酐,并對影響分離檢測的各種分析條件進行優化。同時,考察了方法的檢測限和重現性。以幾種中藥注射劑進行實際分析,確定其中的右旋糖苷的分布。
2 樣品前處理右旋糖酐 D1、D2、D3、D6、D7 和 D8 對照品:分別用 1 mL 超純水溶解稀釋,混勻后直接進樣分析;后提供右旋糖酐 D3 對照品若干,準確稱量 3.6 mg,用 1 mL 去離子水溶解混勻,得到 3.6 mg/mL 待測溶液。取 3.6 mg/mL 待測溶液稀釋 10 倍,得到 0.36 mg/mL 的 D3 溶液。取 0.36 mg/mL 待測液稀釋 10 倍,得到 36 mg/L的 D3 溶液。中藥注射劑:樣品包括參麥注射劑、熱毒寧注射劑、香丹注射劑、丹香注射劑、枯黃注射劑和醒腦靜注射劑,分別移取中藥注射劑溶液到進樣小瓶并進樣分析。
● 加入乙腈,能顯著提高右旋糖酐的靈敏度,柱后加入 0.1 mL/min 的乙腈,峰面積增加 677%,峰高增加 691%?!?隨著加入乙腈流速的增加,峰面積和峰高都有所提高,因此柱后加入乙腈,能夠顯著增加右旋糖酐的靈敏度?!?D8、D7 和 D6 分子量較大的右旋糖酐,乙腈含量增加導致峰形顯著變差,所以一般選擇 0.1 - 0.2 mL/min的流速加入乙腈
● 流動相中不同的甲酸銨濃度(10、25 和 40 mmol/L 甲酸銨)對響應值的影響?!?隨著甲酸銨濃度的增加,右旋糖酐的響應值略有降低?!?25 mmol/L 甲酸銨時的峰面積比 10 mmol/L 甲酸銨時的峰面積降低 2.5%,40 mmol/L 甲酸銨時降低 3.8%?!?在保證分離度和柱效的前提下,降低鹽濃度有助于提高檢測靈敏度?!?柱前加入乙腈會導致糖的峰形變異,所以在該色譜柱條件下,不建議柱前加乙腈。
● 圖 68- 圖 73 為不同中藥注射劑樣品的色譜分離圖譜;● 參麥在吐溫 80 和 D1 的位置有色譜峰;● 熱毒寧、香丹和丹香在 D1 之前沒有大分子物質,而在 D1 位置有較大的色譜峰,說明在注射液中有與 D1分子量接近的物質存在;● 苦黃注射液在 D6 和 D1 的位置也有相應的色譜峰,說明注射液中有分子量接近 D6 和 D1 的物質;● 醒腦靜注射液在吐溫 80 和 D1 的位置有相應的色譜峰;● 因為本實驗是基于體積排阻色譜的原理,因此能夠說明注射液中有分子量接近的大分子物質存在,具體是什么物質(聚糖、蛋白、樹脂等等)還需要進一步確認
5. 前景與展望該方法用體積排阻的原理分離中藥注射液中的大分子。在體積排阻色譜中,小分子化合物保留時間比大分子長,有效的排除了小分子化合物對大分子分離檢測的干擾。該方法可用于其它溶液中大分子化合物的分離。CAD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較寬的線性范圍。同時,CAD還具有響應與化合物質量相關與化合物結構無關的優點。在右旋糖酐等大分子的定性、定量分析中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