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有一怪,容量不小,而國內頭部玩家卻很小。2019年中國傳感器市場達到2200億元,估計有1700多家企業,但產值超過1個億的*,如南京諾威、寶雞邁特、南京高華等。歌爾、瑞聲靠著蘋果手機強大的出貨量,已經在聲學傳感器領域占住地盤。但其他領域,如手機、汽車、工控、可穿戴、物聯網等,基本上都是國外品牌的市場。國內企業,基本都是土豆俱樂部。
傳感器第二怪,種類繁多,但這個市場很隱蔽。國外成型產品及在研種類共計近5萬種,我國有6000多種。但傳感器市場很少為人所知。其實這幾年風生水起的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要落到實處,都離不開小小的傳感器。手機、汽車更是傳感器的大戶。在這些方面,博世、瑞薩、英飛凌等占據主動。
傳感器第三怪,民品怕斷供,軍工不怕斷。軍工方面并不擔心,因為軍用傳感器已經高度自主化,主要由于其采購可以不計成本。而如果到民用市場來競爭,那是既要拼規模,也要有性價比。如果功耗小一點,成本小一點,那就贏者通吃。因此民用市場的突破還是很艱難,也無法從軍工市場獲得支撐。兩條隧道,各通一邊,沒有打通。國外掐脖子的方法也很隱蔽。日本橫河跟重慶川儀,有一個合資公司,生產橫河川儀的儀表。日本橫河提供的諧振式壓力傳感器,這是高精度的壓力傳感器。國內攻關一直未能攻克。橫河川儀,就處于一種“通知性漲價、賞賜性供給”的狀態,如果日本橫河只提供1萬只芯片與傳感器,那么橫河川儀只能做1萬套設備。
傳感器第四怪,中國成本優勢還沒有國外明顯。中國目前生產大部分都是低端傳感器。而我國先進傳感器進口占比達80%,傳感器芯片進口更是達90%。中國生產成本也很高,收入才幾千萬,如何舍得投入幾千萬的生產線?現在很多傳感器廠家,還都是單干,手工裝配很多。因為量上不去,1個月也只有5000只。根本沒有規模效益。而博世、歐姆龍等早就把工廠設立在中國,成本優勢同樣巨大。
而美德日又對中國傳感器市場虎視眈眈,對*看得很緊。中國一有進步,就會被國外品牌降價擠壓。2010年日本歐姆龍一個光電接近開關要400元,而現在隨著中國品牌的逐漸崛起,現在只需要60元。靈活降價,堅決保衛*,是國外廠商常見的營銷手段。這種方法,一直將國產品牌壓制在面黃肌瘦線附近,很難翻身。
傳感器第五怪,市場巨大,融資最難。本來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熱,傳感器終于應該迎來咸魚翻身。但是,木有。這個市場是投資人不待見的企業。國外也是如此,在工業控制領域的施克光電傳感器,是德國一家上市的傳感器公司。很多家族企業都是幾百萬、上千萬歐元維持很久。國內由于認識不深,投資一直處于冷淡期。
傳感器第六怪,質本高貴,奈何落地為草民。傳感器是感知的一條防線,是智能的源頭。然而這個行業一直得不到重視。上世紀80年代初,國家科委主持的課題研究中,信息技術包括哪些技術? “傳感器技術”引起了巨大的分歧。但最后因為體量太小,傳感器被割掉了。這一晃,四十年都過去了,情況幾乎沒有變化。連個像樣的傳感器政策都沒有。
傳感器本是萬物的五官,是眼睛是耳朵,是各種觸覺。如此重要,卻無人重視。傳感器六大怪,本身就是一大怪事。這可是一根扎心的刺 #拯救傳感器#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