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相對于“細水長流”的慢充,便捷高效的快充充電樁顯然更加符合消費者胃口,也成為車企和充電樁企業競逐的焦點。
動輒幾百千瓦功率的充電樁,傳統的風冷技術早已不能滿足散熱需求,液冷技術成為目前比較可靠的解決方案。其實,液冷技術的原理不難理解,在電纜和充電槍之間設置一個專門的循環通道,通道內加入起散熱作用的冷卻液,就可以通過動力泵推動液體循環從而把熱量帶出。
目前應用比較多的是液冷線纜,與普通線纜相比,其可以一邊導電,一邊用冷卻液散熱。但液冷不同與風冷的地方在于,它的密封性需要做好,因為一旦管路發生泄露,就容易導致冷卻系統失效。
此外液冷還可以縮小電纜直徑,讓充電設備輕量化,因此在技術路徑方面,充電樁制造企業的技術路徑基本相同——盡可能制造出“又冷又快”的充電樁。
車樁匹配不到位但耐人尋味的是,目前在快充標準的界定上,業內并沒有統一的標準,2017年以前基本認為60kW即為大功率,但隨著快充技術的發展,如今這個數字已經突破了100kW、200kW甚至500kW。
除了充電樁以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快充,也需要對新能源車的電池技術進行全面升級。如果充電太快,相當于這些離子跑得太快,會在負表面形成結晶,從而降低負的效率,進而影響電池循環次數,導致使用時間的下降。
目前交流充電樁車載逆變器電池PACK測試液冷系統-新能源汽車充電功率,在100kW左右就足夠。“過高功率的話,電池管理系統要做相應的調整,否則很難適應大電流充電,容易起到相反的效果。”
不僅是充電樁制造企業,包括車企和消費者在內,這種技術層面的調整,意味著成本徒增。
交流充電樁車載逆變器電池PACK測試液冷系統
交流充電樁車載逆變器電池PACK測試液冷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