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泉州市IC厭氧反應器
厭氧反應器的幾類常見抑制劑。
1、氨氮。
高濃度下,高pH下,直接抑制。一般來說,500ppm以下是沒問題的,500-1000ppm,顆粒污泥,運行上幾個月看起來問題也不大,但是不下來不需要更換污泥,1000ppm以上,考慮放棄。氨氮個附加問題,就是同時存在P和Mg時,容易發生鳥糞石結垢,這時IC比UASB,基本上只會在出水管緩慢結垢,而不是整個厭氧反應器內
2、VFA。
高濃度下,低pH下,直接抑制。當然,VFA積累,本身也會促使pH下降,這就容易產生一個惡性循環,所以厭氧反應器系統檢測出水VFA是很必要的,一旦VFA出現不正常,而又沒采取效的措施去控制,很可能一酸到底。不過,過分的強調VFA的抑制性就偏激了,VFA中的乙酸,可是直接產甲烷的底物。
3、硫酸鹽。
硫酸鹽本身沒什么,除非上的濃度影響了滲透壓。但是SRB(硫酸鹽還原菌)這種細菌搞破壞,它把硫酸根轉化為H2S,還消耗產甲烷菌的碳源底物。一般來說,COD在5000mg/L,硫酸鹽在1500mg/L,顆粒污泥運行沒問題。很多水友說碳硫比在某個數值合適,其實這樣做出來的厭氧實際會出麻煩。因為碳硫比合適只是了產甲烷可以正常進行,不于被選擇性抑制。但是高的硫酸鹽含量下,還原形成的H2S濃度也會更高,當然,H2S在低pH下毒性更強大。
優點
IC 反應器的構造及其工作原理決定了其在控制厭氧處理影響因素方面比其它反應器更具。
中試與工程應注意的問題
通過上述實驗室里理論的研究和推斷,采用厭氧反應器處理城市污水完是可行的。在中試和工程設計中,我們應該從上述分析角度出發,完善厭氧系統,以下措施是必要的:
1、在反應器的形式上考慮推流式的活塞反應器;
2、為了減少低濃度時,基質傳質速率(包括液相中的機物向菌膠團或顆粒污泥傳質以及細胞壁外向細胞壁內傳質)對整個反應速率的影響,在反應器底部投加一定數量的活性炭作為載體是非常必要的,但考慮到沼氣和布水的影響,投加數量不宜過多,初步考慮為40g/L顆粒狀活性炭;
3、建議在反應器的上部設置氣、水、固三相分離系統;
4、設置一套完善的出水回流系統,并可以調節回流量,用儀表顯示并控制;
5、出水設置MLSS濃度計加以監測,隨時了解反應器的污泥情況;
6、在反應器的底部、中部、部設置堿度監測系統,隨時監測反應器內的生物反應條件;
7、設置一套啟動用的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添加系統是十分必要的;
8、設置溫度傳感器,了解原水水溫的變化對反應器的沖擊影響;
9、進水設置流量傳感器和機物在線監測儀器,并通過程序加以顯示到控制室中,隨時計算進水污泥負荷以及上升流速;
10、必要的預處理措施,比如除渣處理措施;
11、在北方的廢水處理系統,反應器建議修建在室內或采取嚴密的保溫措施;
12、其他必要的輔助系統,如消除泥水界面泥渣層的噴淋系統。
(1)容積:IC反應器內污泥濃,微生物量大,且存在內循環,傳質,進水機負荷可過普通厭氧反應器的3倍以上。
(2)節省投資和占地面積:IC 反應器容積負荷率高出普通UASB 反應器3倍左右,其體積相當于普通反應器的1/4—1/3 左右,大大降低了反應器的基建投資;而且IC反應器高徑比很大(一般為4—8),所以占地面積少。
(3)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低濃度廢水(COD=2000—3000mg/L)時,反應器內循環流量可達進水量的2—3 倍;處理高濃度廢水(COD=10000—15000mg/L)時,內循環流量可達進水量的10—20倍。大量的循環水和進水充分混合,使原水中的害物質得到充分稀釋,大大降低了毒物對厭氧消化過程的影響。
(4)抗低溫能力強:溫度對厭氧消化的影響主要是對消化速率的影響。IC反應器由于含大量的微生物,溫度對厭氧消化的影響變得不再突出和嚴重。通常IC反應器厭氧消化可在常溫條件(20—25 ℃)下進行,這樣減少了消化保溫的困難,節省了能量。
(5)具緩沖pH值的能力:內循環流量相當于1 厭氧區的出水回流,可利用COD轉化的堿度,對pH值起緩沖,使反應器內pH值保持好的狀態,同時還可減少進水的投堿量。
(6)內部自動循環,不必外加動力:普通厭氧反應器的回流是通過外部加壓實現的,而IC 反應器以自身產生的沼氣作為提升的動力來實現混合液內循環,不必設泵強制循環,節省了動力消耗。
(7)出水:利用二UASB串聯分厭氧處理,可以補償厭氧過程中K s高產生的不利影響。Van Lier在1994年證明,反應器分會降低出水VFA濃度,延長生物停留時間,使反應進行穩定。
(8)啟動周期短:IC反應器內污泥活性高,生物增殖快,為反應器快速啟動提供利條件。IC反應器啟動周期一般為1~2個月,而普通UASB啟動周期長達4~6個月。
(9)沼氣利用價值高:反應器產生的生物氣純,CH4為70%~80%,CO2為20%~30%,其它機物為1%~5%,可作為燃料加以利用
IC運行溫度的設計完和UASB一樣,在調試運行上和UASB區別不大,只是在剛進水調試時盡可能采用水力些,然后逐步交互提升水力、機負荷,盡可能在負荷提升過程中*反應室上升流速大于10m/小時,但大水力負荷應控制在20m/小時以下,這樣即*反應室污泥床的傳質效果,也避免污泥流失.冬季進水管道及反應器要保溫,因為厭氧菌對溫度波動敏感,對負荷波動適應要相對好的多.其實IC的調試比UASB要好調的多,能調試好UASB的,應該調試好IC沒太大問題.不是因為上升流速大,會不好控制而延長調試周期.IC它對進水水質的要求是相對穩定就行,它要求高的上升流速是滿足*反應室污泥床處于膨化狀態,加大傳質效果,IC的高度較高,你不必太擔心會污泥流失,因為內部它兩層三相分離,更何況*反應室產氣量較大,大部分沼氣被*反應室分離收集提升到部的氣水分離氣包進行氣與泥水的分離.二反應室氣量少泥水更易分離沉降.若接種顆粒污泥基本一個月便可達到設計負荷是沒問題的,絮狀污泥可能需三到五個月.
IC厭氧反應器是厭氧反應器,即內循環厭氧反應器,相似由2層UASB反應器串聯而成,用于機高濃度廢水,如,玉米淀粉廢水、檸檬酸廢水、啤酒廢水、土豆加工廢水、酒精廢水。
厭氧反應器啟動時的注意事項哪些
(1)厭氧反應器在投入運行之前,必須進行充水試驗和氣密性試驗。充水試驗要求漏水現象,氣密性試驗要求池內加壓到350mm水柱,穩定15min后壓力降小于100 mm水柱。而且在進行厭氧污泥的培養和馴化之前,應使氮氣吹掃。
(2)厭氧活性污泥應從處理同類污水的正在運行的厭氧處理構筑物中取得,也可取自江河湖泊沼澤底部、市政下水道及污水集積處等處于厭氧環境下的淤泥,甚還可以使用好氧活性污泥法的剩余污泥進行轉性培養,但這樣做需要的時間要更長的一些。
(3)厭氧反應器因為微生物增殖緩慢,一般需要的啟運時間較長,如果能接種大量的厭氧污泥,可以縮短啟動時間。一般接種污泥的數量要達到反應器容積的10% ~9%,具保值根據接種污泥的來源情況而定。接種量越大,啟動時間越短,如果接種污泥中含大量的甲烷菌,效果會更好。
(4)采用中溫消化或高溫消化時,加熱升溫的速度越慢越好,一定不能過1℃/h。同時對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缺乏堿性緩沖物質的廢水時,需要補充投加一部分堿源,并嚴格控制反應器內的PH值在6.8~7.8之間。
(5)啟動時的初始機負荷與厭氧處理方法、待處理廢水性質、溫度等工藝條件及接種污泥的性質等關,一般從較低的負荷開始,再逐步增加負荷完成啟運過程。例如UASB啟動時,初始機負荷一般為0.1~0.2kgCODCR/(kgMLSS•d),當CODCR去除率達到80%或出水中揮發性機酸VFA的濃度低于1000mg/L后,再按原負荷50%的遞增幅度增加負荷。如果出水中VFA濃度較高,則不宜提高負荷,甚要酌情降低負荷。
(6)厭氧反應器的出水以一定的回流以返回反應器,可以回收部分流失的污泥及出水中的緩沖性物質、平衡反應器中水的PH值。一般附著型的反應裝置因填料具一定的攔截,可以不用回流出水;而懸浮生長型反應裝置啟動時因污泥易于流失,可適當出水回流。
(7)對于縣浮型厭氧反應裝置,可以投加粉末煙煤、簽名冊水砂礫、粉末活性炭或絮凝劑,促進污泥的顆粒化。
(8)啟動初期水力負代號過高可能造成污泥的大量流失,水力負荷過低又不利于厭氧污泥的篩選。一般在啟動初期 選用較低的水力負荷,經過數周后再緩慢平穩地遞增。
泉州市IC厭氧反應器
明基尊重、包容、分享、感恩是員工隊伍健康成長和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海納百川,容乃大"。每個人都應學會理解、學會包容、學會感恩,共同努力打造一支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共同分擔風雨、分享陽光,共同面對艱難險阻,共同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