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手術室(operating room 英文簡稱o.r)是為病人提供手術及搶救的場所,是醫院的重要技術部門。手術室應與手術科室相接連,還要與血庫、監護室、麻醉復蘇室等臨近。抓好手術切口感染四條途徑的環節管理,即:手術室的空氣;手術所需的物品;醫生護士的手指及病人的皮膚,防止感染,確保手術成功率。要求設計合理,設備齊全,護士工作反應靈敏、快捷,有高效的工作效率。手術室要有一套嚴格合理的規章制度和無菌操作規范。隨著外科技術飛速發展,手術室工作日趨現代化。焦作無菌手術室凈化高效安全的手術室空氣凈化系統,保證手術室的無菌環境,可以滿足、心臟、血管、人工關節置換等手術所需的高度無菌環境。采用高效低毒消毒劑,以及合理使用,是保障一般手術室無菌環境的有力措施。根據不斷討論與反復斟酌,修訂后《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中,關于一般手術室的條文終確定為:“一般手術室應采用末端過濾器不低于高中效過濾器的空調系統或全新風通風系統。室內保持正壓,換氣次數不得低于6次/h”。其它未涉及參數,如溫濕度等,可參照Ⅳ級潔凈手術室。
手術室分類:
按手術有菌或無菌的程度,手術間可劃分成以下5類:
(1)Ⅰ類手術間:即無菌凈化手術間,主要接受顱腦、心臟、臟器移植等手術。
(2)Ⅱ類手術間:即無菌手術間,主要接受脾切除手術、閉合性骨折切開復位術、眼內手術、甲狀腺切除術等無菌手術。
(3)Ⅲ類手術間:既有菌手術間,接受胃、膽囊、肝、闌尾、腎、肺等部位的手術。
(4)Ⅳ類手術間:即感染手術間,主要接受闌尾穿孔腹膜炎手術、結核性膿腫、膿腫切開引流等手術。
(5)Ⅴ類手術間:即特殊感染手術間,主要接受綠膿桿菌、氣性壞疽桿菌、破傷風桿菌等感染的手術。
按不同專科,手術間又可分為普外、骨科、婦產科、腦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燒傷科、五官科等手術間。由于各專科的手術往往需要配置專門的設備及器械,因此,專科手術的手術間宜相對固定。
手術室房間:
一個完整的手術室包括以下幾部分:
①衛生通過用房:包括換鞋處、更衣室、淋浴間、風淋室等;
②手術用房:包括普通手術間、無菌手術間、層流凈化手術間等;
③手術輔助用房:包括洗手間、麻醉間、復蘇間、清創間、石膏間等;
④消毒供應用房:包括消毒間、供應間、器械間、敷料間等;
⑤實驗診斷用房:包括X線、內窺鏡、病理、超聲等檢查室;
⑥教學用房:包括手術觀察臺、閉路電視示教室等;
區域劃分:
手術室須嚴格劃分為限制區(無菌手術間)、半限制區(污染手術間)和非限制區。三區分隔開的設計有二:一為將限制區與半限制區分設在不同樓層的兩部分,這種設計可*進行衛生學隔離,但需二套設施,增加工作人員,管理不便;二為在同一樓層的不同段設限制區和非限制區,中間由半限制區過渡,設備共用,這種設計管理較方便。
限制區包括無菌手術間、洗手間、無菌室、貯藥室等。半限制區包括急診手術間或污染手術間、器械敷料準備室、麻醉準備室、消毒室。非限制區設更衣室、石膏室、標本間、污物處理間、麻醉復蘇室和護士辦公室、醫護人員休息室、餐廳、手術病人家屬休息室等。值班室和護士辦公室,應設在入口近處。
位置組成:
手術室應設在安靜、清潔、便于和相關科室聯絡的位置。以低平建筑為主的醫院,應選擇在側翼,以高層手術室建筑為主體的醫院,宜選擇主樓的中間層。手術室和其它科室、部門的位置配置原則是,靠近手術科室、血庫、影像診斷科、實驗診斷科、病理診斷科等,便于工作聯系,宜遠離鍋爐房、修理室、污水污物處理站等,以避免污染,減少噪聲。手術間應盡量避免陽光直接照射,以朝北為易,也可采用有色玻璃遮擋,以利于人工照明。手術室的朝向應避開風口,以減少室內塵埃密度和空氣污染。通常是集中布置,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醫療區,包括手術部分和供應部分。
設計的目的:
手術室,作為外科領域反映高度治療醫學水平的工作環境,應該滿足下述要求:
① 滿足外科手術需求的所有功能。焦作無菌手術室凈化
② 要求大限度地保持接近無菌的環境,減少創傷感染。
③ 要求為醫務人員創造有利于工作的舒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