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日處理500噸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日處理500噸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價格
*階段
厭氧生物過程廣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但人類*次有意識地利用厭氧生物過程來處理廢棄物,則是在 1881 年由法國的Louis Mouras 所發明的“自動凈化器”開始的,隨后人類開始較大規模地應用厭氧消化過程來處理城市污水(如化糞池、雙層沉淀池等)和剩余污泥(如各種厭氧消化池等)。這些厭氧反應器現在通稱為“*代厭氧生物反應器”。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
① 水力停留時間(HRT)很長, 有時在污泥處理時,污泥消化池的 HRT 會長達 90 天,即使是目前在很多現代化城市污水處理廠內所采用 的污泥消化池的 HRT 也還長達 20~30 天;
② 雖然 HRT 相當長,但處理效率仍十分低,處理效果還很不好;
③ 具有濃臭的氣味,因為在厭氧消化過程中原污泥中含有的有機氮或硫酸鹽等會在厭氧條件下分別 轉化為氨氮或硫化氫,而它們都具有十分特別的臭味。
第二階段
當進入上世紀 50、60 年代,特別是 70 年代的中后期,隨著世界范圍的能源危機的加劇,人們對利用厭氧消化過程處理有機廢水的研究得以強化,相繼出現了一批被稱為現代高速厭氧消化反應器的處 理工藝,從此厭氧消化工藝開始大規模地應用于廢水處理,真正成為一種可以與好氧生物處理工藝相提并論的廢水生物處理工藝。這些被稱為現代高速厭氧消化反應器的厭氧生物處理工藝又被統一稱為“第二代厭氧生物反應器” 。
它們的主要特點有:
① HRT 大大縮短,有機負荷大大提高,處理效率大大提高;
② 主 要包括: 厭氧接觸法、 厭氧濾池 (AF) 、上流式厭氧污泥床 (UASB) 反應器、 厭氧流化床 (AFB) 、AAFEB、 厭氧生物轉盤(ARBC)和擋板式厭氧反應器等;
③ HRT 與 SRT 分離,SRT 相對很長,HRT 則可以較短, 反應器內生物量很高。
內循環三相流化床反應器,作為一種新型的三相流化床,其反應器的諸多特性主要體現在氣、液循環、載體流態的特殊運行規律。由于在內循環三相生物流化床反應器內裝有大量細小的載體,并使之處于循環流化狀態,為微生物的附著生長提供巨大的表面積,同時保證良好的混合和傳質條件(圖2)。因此本質上該反應器是一種生物膜法處理工藝。
三相內循環流化床不僅具有一般好氧流化床的特點,還具有以下特點:
① 流化性能好,反應器處于*混合狀態:反應器內大部分載體都參與循環流動,載體流化具有良好的均勻性,這為生物膜形成提供了條件;
② 氧的轉移效率高:由于大量液體循環流動,在此過程中會夾帶一些細小的氣泡,延長氣-液接觸時間,提高了氧的轉移效率。氧利用率可達30%~50%;?
③ 載體流失量少,不需專門的脫膜設備,大大簡化了原來的流化床處理污水所需的輔助設備。
在投配容積負荷達10kgCOD/m3.d以內時,可獲得70%~80%左右的COD去除率,與傳統活性污泥相比去除污泥負荷可提高10倍左右。內循環三相生物流化床進入正常運行后,COD去除率均達75%以上,尤其是進水濃度較高時,去除率可達90%以上。這說明流化床具有較強的抗沖擊能力。
可持續發展的污水處理工藝
目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普遍采用的工藝是國外在水污染控制過程中,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技術。并且是歐美等發達國家所采用的主導技術,我國與歐美等國家與工藝幾乎處在同一水平上,但是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遠遠低于上述國家,采用以上技術是否能夠*適合我國的國情,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這需要從技術的*性和是否代表了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兩個方面來考慮。
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是指在無分子氧的條件下通過厭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將廢水中各種復雜有機物分解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質的過程。在厭氧生物處理的過程中,復雜的有機化合物被分解,轉化為簡單、穩定的化合物,同時釋放能量。其中,大部分的能量以甲烷的形式出現,這是一種可燃氣體,可回收利用。同時僅少量有機物被轉化而合成為新的細胞組成部分,故相對好氧法來講,厭氧法污泥增長率小得多。好氧法因為供氧限制一般只適用于中、低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而厭氧法及適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又適用于中、低濃度有機廢水。同時厭氧法可降解某些好氧法難以降解的有機物,如固體有機物、著色劑蒽醌和某些偶氮染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