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小型醫(yī)院污水處理裝置
閱讀:601 發(fā)布時間:2019-8-8小型醫(yī)院污水處理裝置
深度處理工藝方法多為石灰凝聚處理,通過石灰凝聚處理去除或降低的物質有:
懸浮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可去除1μm以上的顆粒,進而也去除了由這些顆粒,主要是生物處理流失出的生物絮體碎片、游離細菌等形成的COD;
溶解性磷酸鹽,通常可降至1mg/L以下;
去除部分鈣、鎂、硅石、氟化物;
去除某些重金屬:鎘、鉻、銅、鎳、鉛和銀等;
降低水中細菌、病毒含量和堿度;
該工藝具有:占地面積小、自動化水平高、運行可靠、能耗低、出水水質好、無廢水排出物等優(yōu)點。
技術特點-主要設備
壓力式混合器是新產(chǎn)品,它具有混合效果好,阻力損耗小的優(yōu)點,已在十余電廠用于加藥混合、加酸調PH值,效果良好。
提升機、刮泥機、導流筒均為鋼制懸吊式,能耗低。、二反應室和集水槽堰均為鋼結構,加工精度高,運行可靠。該設備容積大,澄清區(qū)水層深,適合用于石灰石凝聚處理系統(tǒng),出水懸浮物<10毫克/升。
技術特點-系統(tǒng)設計
工藝設計合理,總體布局緊湊,占地面積小,系統(tǒng)聯(lián)接中盡可能利用液位差,能源消耗低;處理過程中的排水全部加收利用;正常運行時無泥渣堵塞、灰塵外溢等現(xiàn)象.
固定化微生物
以與固定化酶相同的固定方法將酶活力強的微生物體固定在載體上,微生物體本身是多酶體系的固定化載體,將整個細胞固定化更有利于保持其原有活性,甚至可提高活性。有死細胞固定化和生長細胞固定化兩種。
固定化微生物的特性
固定化微生物普遍比未固定化的微生物性能好、穩(wěn)定、降解有機物性能力強、耐毒、抗雜菌、耐沖擊負荷。將固定化微生物制備成顆粒狀、膜狀和包埋制成凝膠,充填到反應器中用于連續(xù)流運行,微生物不會流失。
小型醫(yī)院污水處理裝置固定化微生物的固定方法
固定化方法有載體結合法、交聯(lián)法、包埋法、逆膠束酶反應系統(tǒng)和孔網(wǎng)狀載體截陷固定技術。
1、 載體結合法。
以共價結合、離子結合和物理吸附等將微生物固定在非水溶性的載體上。載體有葡聚糖、活性炭、膠原、瓊脂糖、多孔玻璃珠、高嶺土、硅膠、氧化鋁、羧甲基纖維素等。在污水處理中,這種固定方式要求生物膜載體表面具某種活性基團,通常可對載體表面進行改性,達到攜帶活性基的目的。
2、 交聯(lián)法
將微生物與2個或2個以上的官能團的試劑反應形成共價鍵的固定方法。交聯(lián)劑有:戊二醇、雙重氮聯(lián)苯胺和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細胞間自交聯(lián)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如活性污泥系統(tǒng)中菌膠團的形成以及厭氧污泥床中顆粒污泥的產(chǎn)生均是通過細胞間自交聯(lián)實現(xiàn)的。為了進一步強化細胞間或酶間的這種自交聯(lián)程度,可以認為的加入一些交聯(lián)劑形成細胞間的穩(wěn)固結合。交聯(lián)劑在活性污泥系統(tǒng)中也有應用,有時認為地向曝氣池內投加一定量的交聯(lián)劑能得到更好的菌膠團,它有利于二沉池中泥水分離及有助于控制曝氣池內微生物濃度。
生物膜法綜述
生物膜法又稱固定膜法。是與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類廢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是一種固定膜法,是土壤自凈過程的人工化和強化。主要去除廢水中溶解性的和膠體狀的有機污染物。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著生長于某些固體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進行有機污水處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厭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動物以及藻類等組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其附著的固體介質稱為濾料或載體。生物膜自濾料向外可分為厭氧層、好氧層、附著水層、運動水層。
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著水層有機物,由好氧層的好氧菌將其分解,再進入?yún)挌鈱舆M行厭氧分解,流動水層則將老化的生物膜沖掉以生長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復以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
小型醫(yī)院污水處理裝置廢水中微生物沿固體(可稱載體)表面生長的生物處理方法的統(tǒng)稱。因微生物群體沿固體表面生長成粘膜狀,故名。廢水和生物膜接觸時,污染物從水中轉移到膜上,從而得到處理。其基本機理見水的生物處理法。
生物膜法的典型流程中的生物器可以是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曝氣生物濾池或厭氧生物濾池。前三種用于需氧生物處理過程,后一種用于厭氧過程。早出現(xiàn)的生物膜法生物器是間歇砂濾池和接觸濾池(滿盛碎塊的水池)。它們的運行都是間歇的,過濾-休閑或充水-接觸-放水-休閑,構成一個工作周期。它們是污水灌溉的發(fā)展,是以土壤自凈現(xiàn)象為基礎的。接著就出現(xiàn)了連續(xù)運行的生物濾池。新型塑料問世后,又有了新的發(fā)展。
生物膜法生物濾池
生物膜法中常用的一種生物器。使用的生物載體是小塊料(如碎石塊、塑料填料)或塑料型塊,堆放或疊放成濾床,故常稱濾料。與水處理中的一般濾池不同,生物濾池的濾床暴露在空氣中,廢水灑到濾床上。布水器有多種形式,有固定式的,有移動式的。回轉式布水器使用廣。
它以兩根或多根對稱布置的水平穿孔管為主體,能繞池心旋轉。穿孔管貼近濾床表面,水從孔中流出。布水器的工作是連續(xù)的,但對局部床面的施水是間歇的,這承繼了污水灌溉間歇灌水的概念。濾床的下面有用磚或特制陶塊、混凝土塊鋪成的集水層。再下面是池底。集水層和池外相通,既排水又通風。
工作時,廢水沿載體表面從上向下流過濾床,和生長在載體表面上的大量微生物和附著水密切接觸進行物質交換。污染物進入生物膜,代謝產(chǎn)物進入水流。出水并帶有剝落的生物膜碎屑,需用沉淀池分離。生物膜所需要的溶解氧直接或通過水流從空氣中取得。在普通生物濾池中,生物粘膜層較厚,貼近載體的部分常處在無氧狀態(tài)。
濾床的深度和濾率、濾料有關。碎石濾床的深度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大多采用1.8~2米左右。深度如果提高,濾床表層容易堵塞積水。濾率在1~4左右,如果提高床面也容易積水。首先突破的是濾率的提高。
水力負荷率(即濾率)提高到8~10以上時,水流的沖刷作用使生物膜不致堵塞濾床,而且有機物負荷率,可從0.2左右提高到1以上。為了滿足水力負荷率的要求,來水常用回流稀釋。為了穩(wěn)定處理效率,可采用兩級串聯(lián)。
這種流程革新、負荷率提高、構造不變的生物濾池稱高負荷率生物濾池。繼而發(fā)現(xiàn),濾床深度從2米左右提高到8米以上時,通風改善,即使水力負荷率提高,濾床也不再堵塞,濾池工作良好,同時有機物負荷率也可以提高到1左右。
因為這種濾池的平面直徑一般為池高的1/6~1/8左右,外形像塔,故稱塔式濾池。自塑料型塊問世后,通風、堵塞等不再成為問題,濾床深度和濾率可根據(jù)需要進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