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探討工業除塵系統的改進方法
閱讀:1244 發布時間:2020-3-19
來源:中國科技博覽 作者:朱科旭
摘要:本文主要對工業除塵系統的高效性方向發展、除塵系統大型化方向發展、除塵系統改進的新型裝置、除塵系統的改進實例進行論述。
1.除塵系統的高效性方向發展
目前各個國對煙塵排放濃度要求愈來愈嚴格,世界各國趨于發展高效率的除塵系統。在產業大氣污染控制中,有很多種除塵形式,但是電除塵系統和袋式除塵系統占了壓倒優勢。日本除塵設備銷售額中,電除塵器及袋式除塵器所占整個除塵器市場的比例分別為45.5%及4%,而濕式除塵器僅為5.5%,旋風式更少的為2.1%。
2.除塵系統大型化方向發展
大型袋式除塵器的處理煙氣量每小時可達到幾十萬至數百余萬?幾萬條濾袋集中在一起并形成“袋房”,扁袋所占用的空間較少,所以這種除塵裝置可以得到迅速發展。
3.新型設備方向發展
寬間距或者脈沖高壓電除塵器、環形噴吹袋式除塵器及順氣流噴吹袋式除塵器等等除塵器,這都是近20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除塵設備。
將運用多種除塵機理共同作用于同一新型除塵設備的除塵器也進展迅速表現,例如帶電袋式除塵器、帶電水滴濕式洗滌器等。另外,還有利用高壓水噴射、高壓蒸汽噴射等新型除塵設備。
根據中國環保產業協會袋式除塵委員會的相關預測結果顯示,國家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我國從十一五規劃對環境保護大大提高了要求,為了滿足日益高要求的環保標準,預計布袋除塵系統將會主導市場,這也將是發展趨勢。
4 除塵系統改進的新型裝置
針對除塵系統,有很多閥門沒有自動化控制,屬于手動或者電動閥門,需現場不斷的調節,以保證管道中恒定的風速。操作繁瑣,增加工人的工作量,有時工人操作不及時,導致粉塵不能及時收集,污染環境及浪費資源。
除塵管道的風速及風量的公式:Q=Sv;Q為風量;S為截面積;v為風速。
提出一種新的自動控制閥門使管道中的風速保持恒定數值的裝置。也是為了提高除塵系統的自動控制。下面介紹一下這個裝置。主要是通過風葉,發條,齒輪組和閥門組成。
恒定風速的自動調節的閥門,風葉通過有套筒的連接桿1與齒輪1連接,套筒通過若干個支持桿與管壁固結,風葉位置在管道中心處,齒輪1與齒輪2嚙合,通過連接桿2與齒輪3連接,連接桿2垂直并貫穿管道,套筒2套住連接桿2并進行密封,齒輪3、連接桿3,齒輪4連接在一起,并由支座進行支持,齒輪5與齒輪4嚙合,在閥門桿與管壁外邊面設置發條盒,發條盒底部有若干對凹槽,發條的外端與發條盒固結,發條中心與連接桿4固結。
未工作時,閥板處于打開狀態,發條選擇是設定風速。當該裝置安裝在管道中,通風后隨著風速的增加,風葉隨風速上升而開始轉動,風葉依次帶動連接桿1,齒輪1,齒輪2,連接桿2,齒輪3,連接桿3,齒輪4,連接桿4及閥板轉動,當鏈接桿4在轉動時是,發條將動能轉換成勢能,閥板控制管道中風的截面積,隨之控制風量,當發條勢能增加到與現有動能平衡時,風葉及齒輪組將處于靜止狀態,此時閥板轉動后位置使風葉處(裝置前段)的風速達到設定風速。
5 除塵系統的改進實例
為了響應國家新的環境排放標準,并且提高除塵效率,闡述一下燒結機頭除塵的改進方案。
目前燒結機頭配套電除塵器為BCC340/2-3,即雙室三電場除塵器,陰極采用電磁錘頂部振打,陽極采用撓臂錘側部下部振打。
為了更好的達到國家廢氣排放標準國80mg/m?,提高環保指標。在主抽風機出口處,增加一臺120萬風量的布袋除塵器,布袋過濾面積約為18000平米,配套新增風機系統,風機總功率約為1500KW,將風機出口廢氣引入至此布袋除塵進行過濾,經處理的煙氣經過現有煙囪排放,同時除塵管道與現有脫硫系統管道對接,以滿足環保檢查需要。
(1)社會效益
此布袋除塵投用后,可將機頭煙囪排放濃度控制在30mg/m?以內,將*解決機頭外排現象。同時,在同行業內可有效突出我公司環保治理的成果,極大減少對大氣環境的污染,為我公司踐行“發揮央企社會責任,保持西部碧水藍天”的環保方針奠定堅實的基礎,公司對外將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對新興鋼鐵品牌的建設意義重大。
(2)經濟效益
目前為保機頭煙囪外排,我部對含硫、鉀、鈉等易產生粉塵的有害元素較高的原料限制甚至杜絕使用,對機頭除塵灰進行落地掩埋處理,這使得原料配加當中輔材的使用量降低,對控制成本極為不利,布袋除塵投用后,原料的配加將不在受廢氣成分的影響,可*根據生產成本需要進行調整,且機頭電除塵除塵灰將不在影響燒結礦質量的情況下*利用。
6 總結
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企業的環保設施是否齊全,是否達標都有要求,在這種嚴峻的環保形勢下,提出一種除塵系統的改進裝置,能夠自行調節,讓管道中的風速保持不變,達到除塵效果;提出一種除塵系統的改進實例,在傳統的燒結機頭除塵+脫硫系統變成燒結機頭除塵+布袋除塵+脫硫系統,更好的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大氣網,本網站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