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建筑業蓬勃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但施工揚塵已經成為了城市揚塵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氣環境顆粒物有較高的貢獻。建筑工地已成為城市揚塵污染重災區,其揚塵排放貫穿整個建筑施工過程,排放周期長達2~3年,建筑從業人員及工地周邊居民長期暴露于這種環境,易引發多種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等疾病,威脅人體健康。近年來因建筑工地環境揚塵污染引發的爭議不斷,引起相關部門和社會民眾的高度關注。因此研究建筑工地揚塵的污染特征并采取針對性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1)下風向污染濃度高于平均水平
由于建筑施工工地下風向區域空氣流通較好,擴散條件良好,施工揚塵在大氣中移運、擴散、沉降、稀釋共同作用的結果。揚塵在空間上的運動主要取決于周圍空氣的流動,而大氣流動總處于湍流狀態,揚塵在氣流中受到水平和垂直方向力的影響,在水平方向上受到風力及氣流的推動而發生水平移運,在垂直方向上受到重力、浮力、空氣粘性阻力的作用,由于這三者很快平衡,可以簡單認為顆粒物在垂直方向上以重力加速度做沉降運動。
施工揚塵重量小,沉降速度緩慢,在大氣中停留時間久,在大氣氣流作用下能夠向工地外界輸送,與大氣混合,逐漸稀釋,從而在相同體積內的顆粒物數量減少,施工揚塵濃度逐漸降低,因此降低施工揚塵對大氣環境的不利影響。
(2)建筑工地周邊出入區域污染濃度高于平均水平
根據研究數據顯示,在工地出入口區域內,隨著監測點與建筑工地邊界距離的增加,揚塵濃度逐漸衰減,0~65m內PM25、PM10濃度分別衰減9.5μg/m3、13.5μg/m3,衰減率為19.0%、13.6%,即隨著距離工地出口長度的增加,塵負荷逐漸減小。
施工車輛由于車身或輪胎附泥、物料遺撒、車輪摩擦起塵等原因對施工揚塵濃度貢獻不可小頗,因此工地出入口區域的揚塵濃度高,需引起建設單位人員及周邊居民的極大重視。
(3)變化趨勢
工地周邊區域揚塵濃度均表現出強烈的時間變化,濃度范圍變化較大,不同監測日濃度差異大且波動顯著。
摸準工地揚塵的特點對于治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我們便知道建筑施工揚塵不是不可以控制和削減的,而且削減潛力很大. 具體的建筑施工揚塵防治途徑建議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切實提高施工環境保護技術裝備水平
通過行業主管部門,按照綠色施工和 5 個100% 的要求,提高建筑施工全過程工藝水平,推行行之有效的揚塵控制技術和裝備,積極采用如洗輪機、抑塵劑、防塵網、安全網、擋風抑塵墻、霧炮和塔吊噴淋系統等,將施工揚塵控制技術能力納入建筑施工企業資質評定體系中。
● 加強環境保護法規標準建設
在《大氣污染防治法》中強化揚塵污染控制制度措施. 對違規排放揚塵并污染環境的行為,可設定“行為罰"罰則,由相關部門即時制止,嚴格執法. 制定《建筑施工揚塵污染排放標準》,采用現代化監測技術手段,對揚塵排放進行即時量化監測監控。
● 制定有利于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的經濟政策
建立和完善政府監管、企業負責、居民參與的 機制,各區縣政府和市建設、環保、城管等部門要切實負起監管責任. 最為重要的是開展培訓教育,要求施工企業樹立環保意識,落實社會責任,將落實 “五個 100% "要求視為能否在首都施工市場立足的生命線。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