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常用術語
1、色譜圖(chromatogram):色譜柱流出物質通過檢測器時所產生的響應信號對應時間或流動相流出體積的曲線圖,通過適當的方法觀察到的紙色譜或薄層色譜斑點、譜帶的分布圖。
2、(色譜)峰(chromatographic peak):色譜柱流出組分通過檢測器系統時所產生的響應信號的微分曲線。
3、峰底(peak base):峰的起點與終點之間的連接的直線(圖1 中的CD)。
4、峰高(h ,peak height):色譜峰zui大值點到峰底的距離(圖1 中的BE)。
5、峰寬(W ,peak width):在峰兩側拐點(圖1 中的F ,G)處所作切線與峰底相交兩點的距離(圖1 中的KL)。
6、半高峰寬(W h/2 ,peak withd at half height):通過峰高的中點作平行于峰底的直線,此直線與峰兩側相交兩點之間的距離(圖1 中的HJ)。
7、峰面積(A ,peak area):峰與峰底之間的面積(圖1中的CHEJDC)。
8、拖尾峰(tailing peak):后沿較前沿平緩的不對稱的峰。
9、前伸峰(leading peak):前沿較后沿平緩的不對稱的峰。(又叫伸舌峰、前延峰)
10、假峰(ghost peak):除組分正常產生的色譜峰外,由于儀器條件的變化等原因而在譜圖上出現的色譜峰,即并非由試樣所產生的峰。這種色譜峰并不代表具體某一組分,容易給定性、定量帶來誤差。(又叫鬼峰)
11、畸峰(distrorted peak):形狀不對稱的色譜峰, 前伸峰、拖尾峰都屬于這類。
12、反峰(negative peak):也稱倒峰、負峰,即出峰的方向與通常的方向相反的色譜峰。
14、原點(origin):紙或薄層板上滴加試樣部位的中心點(圖2)。
15、斑點(spot):平面色譜法中,組分在展開和顯譜后呈現近似圓形或橢圓形的色區(圖2)。
16、區帶(zone):在色譜柱、紙或薄層板上被分離組分所占的區域。
17、復斑(multiple spot):一種組分展開后形成兩個或多個清晰斑點。
18、區帶拖尾(zone tailing):由于物理、化學等作用的影響,一種組分在展開后形成的彗星形狀斑點。
19、基線(base line):在正常操作條件下,僅有流動相通過檢測器系統時所產生的響應信號曲線。
20、基線漂移(baseline drift):基線隨時間定向的緩慢變化。
21、基線噪聲(N ,baseline noise):由于各種原因而引起的基線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