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中的稠油含蠟、高凝等均因“物性差”,在開采生產中,當原油從油層通過油管和輸油管到達集輸泵站時,由于熱量損失,使原油溫度低于臨界流動溫度。這會導致蠟的析出沉積、粘度突增,增大流動壓力下降而導致不能順利開采。“熱力采油”是利用熱源沿采輸過程中,通過載體與原油(稠、蠟、凝)進行熱交換,補充熱量損失,克服上述問題,達到順利開采之目的。
圍繞熱力采油,各種產熱工藝裝置相繼被使用。如:電熱桿加熱、工頻加熱、恒功率管外伴熱電纜或桿內伴熱電纜(短路大電流法)電加熱抽油桿加熱裝置(所謂集膚效應法)、井下電爐子及井下紅外加熱及熱化學法等等。綜上所述各法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效果,但經有關單位試用后的調查分析,油井自限溫加熱電纜存在如下問題:
1、繁雜的控制裝置故障多,操作不便。因通斷電控溫,由于通斷次數壽命限制,一旦失靈易造成電纜過熱燒毀,甚至重大事故(特別是氣井)。
2、由于是恒功率、大功率、高能耗,同時不能隨井下溫度梯度變化而調整沿線供熱梯度。因此除增加二次費用外,更不適宜大面積推廣。
3、由于恒功率產品存在無法克服不合理的結構設計,因此使用壽命短,一般不會超過半年,即需維修或更換,實際經濟效益不顯著。
4、全部裝置繁雜,安裝、施工、維護不便。
5、熱化學采油長期使用費用昂貴,同時污染原油,增加后續生產費用,僅適用一次性處理。
自控溫油井電加熱裝置皆具有上述所有熱力采油方法的有效作用之特點,同時解決了上述存在的問題,是目前上較*進的一種有效工藝手段,效果十分理想。同時因為它的高效節能適合廣泛推廣應用。
油井自限溫加熱電纜工作原理:
自控溫油井伴熱電纜電加熱裝置,是通電后、沿管線方向,隨著井深的溫度梯度逆向自動調整輸出功率。通過油管外壁向油管內供熱,沿線向維持一定恒溫,以達到降粘、解錯、增加泵效之效果。其核心是伴熱電纜內三組PTC發熱芯帶是由導電高分子聚合物PTC功能材料,經擠出輻射加工制成,每一點皆能隨被加熱體系溫度的變化其輸出功率逆向隨之變化,以達到自動補償、自動調整、自動控制之功效。
主要特征:
為產油管提供所需熱量,使油溫保持在含蠟原油和稠油的臨界點之上。自調可變的輸出功率使自控溫伴熱電纜設計達到*的經濟效益。
自控性能使油管不會過熱,不會產生過熱點或由于井況的變化產生燒毀現象。自控溫技術使伴熱電纜每一點相應因被伴熱體系每一點溫度變化而都能自調功率。隨著油管溫度的增加,伴熱電纜會自動地降低輸出的熱量,反之亦然。以此方式拌熱電纜會不斷地補償溫度的波動,而常規電(恒功率)易產生局部過熱和燒毀等。
自控性能更能滿足每口井的特殊要求,可連續或反復使用,也可因井況進一步節能的需要,特別是定期清蠟而間斷使用。
主要優點:
經濟性:簡便的安裝和根據特定油井的設計取得*效益的加熱系統。該系統以下列方式即刻對原油產量產生效應:
A、減少油管的堵蠟及頻繁的刮蠟,以穩定產量。
B、提溫降粘減小井筒的流動阻力增加泵效。
C、減輕了抽油機負荷,延長柱子泵周期。
便于控制:油井伴熱電纜輸出的熱量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變化,使運行費用達到zui低值,在臨時關井后,油管不會堵塞,可迅速恢復油井的生產能力。同時低流速的原油不會產生部分堵塞油管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