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基礎是信息采集(即傳感器技術)、信息傳輸(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計算機技術)。傳感器屬于信息技術的前沿產品,近百年來,傳感器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1)傳統的分立式傳感器(含敏感元件);(2)模擬集成傳感器;(3)智能傳感器。目前,上新型傳感器正從模擬式向數字式、由集成化向智能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
1 傳感器的分類
1.1傳統的分立式傳感器 該類傳感器是用非集成化工藝制造的,僅具有獲取信號的功能。
1.2 模擬集成化傳感器 集成傳感器是采用硅半導體集成工藝而制成的,因此亦稱硅傳感器或單片集成傳感器。模擬集成傳感器是在20世紀80年代問世的,它是將傳感器集成在一個芯片上、可完成測量及模擬信號輸出功能的IC。模擬集成傳感器的主要特點是功能單一(僅測量某一物理量)、測量誤差小、價格低、響應速度快、傳輸距離遠、體積小、微功耗等,適合遠距離測量、控制,不需要進行非線性校準,外圍電路簡單。
1.3 智能傳感器(Inligent Sensor) 智能傳感器(亦稱數字傳感器)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問世的。它是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自動測試技術(ATE)的結晶。目前,上已開發出多種智能傳感器系列產品。智能傳感器內部都包含傳感器、A/D轉換器、信號處理器、存儲器(或寄存器)和接口電路。有的產品還帶多路選擇器、中央控制器(cpu)、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智能傳感器的特點是能輸出測量數據及相關的控制量,適配各種微控制器(MCU);并且它是在硬件的基礎上通過軟件來實現測試功能的,其智能化程度也取決于軟件的開發水平。
2 智能傳感器的功能和特點
2.1 智能傳感器的功能 智能傳感器一般都有下列全部或部分功能:
a.具有自校零、自標定、自校正;
b.具有自動補償功能;
c.能夠自動采集數據,并對數據進行預處理;
d.能夠自行進行檢驗、自選量程、自尋故障;
e.具有數字存儲、記憶與信息處理功能;
f.具有雙向通訊、標準化數字輸出或符號輸出功能;
g.具有判斷、決策處理能力。
2.2 智能傳感器的特點
與傳統的傳感器相比,智能傳感器的特點是:
a.精度高 智能傳感器有多項功能來保證它的高精度,如;通過自動校零去除零點誤差;與標準參考基準實時對比以自動進行整體系統標定;自動進行整體非線形等系統誤差的校正;通過對采集的大量數據的統計處理以消除偶然誤差的影響;從而保證了智能傳感器具有高精度。
b.高可靠性與高穩定性 智能傳感器能自動補償因工作條件與環境參數發生變化后引起系統特性的漂移,比如:溫度變化而產生的零點和靈敏度的漂移;在當被測參數變化后能自動改換量程;能實時自動進行系統的自我檢驗,分析、判斷所采集的數據的合理性,并給出異常情況的應急處理(報警或故障提示)。因此,有多項功能保證了智能傳感器的高可靠性與高穩定性。
c.高信噪比與高分辨率 由于智能傳感器具有數據存儲、記憶與信息處理功能,通過軟件進行數字濾波、相關分析等處理,可以去除輸入數據中的噪聲,將有用的信號提取出來;通過數據融合、神經網絡技術,可以消除多參數狀態下交叉靈敏度的影響,從而保證在多參數狀態下對特定參數測量的分辨能力,故智能傳感器具有高的信噪比與分辨率。
d.強的自適應性 由于智能傳感器具有判斷、分析和處理功能,它能根據系統工作情況決策各部分的供電情況、與上位計算機數據傳輸速率,使系統工作在*低功耗狀態和優化的傳輸速率。
e.高的性能價格比 智能傳感器所具有的上述高性能,不是象傳統傳感器技術那樣為追求傳感器本身的完善,對傳感器的各個環節進行精心設計與調試、進行“手工藝品”式的精雕細琢來獲得,而是通過與微處理器/計算機相結合,采用廉價的集成電路工藝和芯片以及強大的軟件來實現的。所以具有高的性價比。
3. 智能化設計是傳感器傳統設計理念中的一次革命,是世界傳感器的發展趨勢.傳感器的智能化和任何其他事物一樣有它的必然性,傳感器:作為信息系統的zui前端,它的特性好壞、輸出信息的可靠性對整個系統質量至關重要,但是長期以來與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相比傳感器技術前進的步伐明顯落后,由于采用傳統的傳感器技術設計和生產,使得傳感器的性價比很低,據有關資料介紹,從1970年到1990年計算機的性價比提高了1000倍,而傳感器的性價比只提高了3倍。然而,傳統傳感器技術已達到了技術極限,它的性價比不可能再有大幅度的提高。另外它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
△ 輸入輸出特性存在非線性,且隨時間漂移;
△ 參數易受環境條件變化的影響;
△ 信噪比低,易受噪聲干擾;
△ 存在交叉靈敏度,選擇性、分辨率不高。
隨著工農業生產和科技事業的發展不僅對傳感器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而且對它的數量要求也越來越大,再用傳統的方法設計和用作坊式的手工操作為主的生產,質與量均滿足不了需求。一方面傳感器大量的使用要求把傳感器的成本降下來,另一方面傳感器在各個領域的使用又要求把性能提上新臺階。只有智能傳感器才能滿足上述兩方面的要求。
3.1 智能化傳感器改變了生產方式 傳統傳感器的生產決定了作坊式的手工操作為主的生產方式,由于智能化傳感器具有數字存儲、記憶與信息處理功能、雙向通訊、標準化數字輸出或符號輸出功能,因此可用與上位計算機通信的方法來組織批量生產,比如對某種傳感器進行溫度補償,只要通過上位計算機對每個與其相連接的在環境試驗設備中的智能傳感器發出讀寫指令,這些被處理的傳感器就會在各個設定的溫度將適應各自的補償值存入記憶體內,在上位計算機的控制下,整個一批傳感器經歷了一個“學習”過程,這一工序也告完成。當然這樣的生產方式,是在傳感器設計時已經安排好的。這種生產方式極大的提高生產率,也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由于采用了智能元件,傳感器的補償可以應體而異,由各個傳感器自行解決,它對于敏感元件的要求就不是很高了,從理論上講,只要敏感元件具有重復性,不管它其他指標怎樣,采用智能傳感器的設計方法,都能造出高性能的傳感器。這樣又進一步降低了傳感器的制造成本。
3.2 智能化傳感器改變了使用方式 智能傳感器具有自校零、自標定、自校正;能夠自行進行檢驗、自選量程、自尋故障。這些性能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智能傳感器在每次測量前都進行自校零、自選量程、自尋故障。改變了使用原來使用傳統傳感器的習慣,數碼相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把照相機看成是一個圖象傳感器,要記錄一張清晰圖象,如果用傳統的相機,先要調好光圈、速度和距離才行。用傻瓜相機就不同了,你只要對著對象照就行了。
我國的傳感器行業經過近十年的引進、消化、吸收,現已形成一定規模的傳感器生產能力。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敏感元件與傳感器產品生產能力已超過4億只,總產量約1.5億只,總產值約4億元,總銷售額3億元左右。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產品的質量、生產規模、市場開發、銷售等方面。我國敏感元件與傳感器的科研開發水平約落后發達國家5~10年;生產技術約落后10~15年。進入21世紀,世界傳感器市場將迅速發展。由1993年的130億美元,發展到2000年后,市場規模將達343億美元。其中,以半導體傳感器為主流的各類固態傳感器增長幅度很大,年增長率高達20%以上;微傳感器、微執行器約占總市場的40%。據估計到2010年,我國敏感元件與傳感器的科研生產綜合實力將得到大幅度增強,傳感器的總體研究水平將達到21世紀初水平,與國外差距縮短為3~5年。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大幅度增強我國傳感器研制和生產的綜合實力,建立智能傳感器高新技術產業,跟蹤上發展的前沿技術,加強預研,突破關鍵技術,使產品質量、價格達到或接近同類產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