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
石油是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
構成石油的化學物質用蒸餾能分解。原油作為加工的產品,有煤油、苯、汽油、石蠟、瀝青等。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
石油作為當今世界工業能源要素,其成因一直眾說紛紜,主要有有機成因和無機成因兩種學說。
前者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微生物經過漫長演化形成的。這種理論認為石油形成時間非常漫長,在人類歷*是不可重復的,所以石油為資源。而后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部本身的碳元素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經過多種物理化學反應而生成的,與生物無關。這一觀點認為在地殼內,石油每時每刻都在*地形成,是可再生資源。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讓我們來看看兩種理論各自的依據。
有機成因理論認為,石油是由有機質生成的。這些有機質主要來自于遠古時期的四種生物:細菌、浮游植物、浮游動物、高等植物。這些生物死后,它們尸體的一部分會被氧化、分解、破壞,但仍然有一部分會在適宜的條件下,在泥沙等沉積物中保存下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沉積物越埋越深,在埋藏過程中歷經復雜的生物化學和化學變化,通過腐泥化和腐殖化過程,形成干酪根(Kerogen)。隨著埋藏深度的進一步加大,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干酪根逐步發生催化裂解和熱裂解,形成初形態的原石油。接著,這些原石油從生成的巖石中“溜出來”,經過初次運移、二次運移,終在適當的環境下大量聚集,形成油藏,進而被人類所發現、開采和利用。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被認為是無機生油理論的提出者。目前影響較大的無機生油理論有兩個: Gold的地慢脫氣理論和費—托地質合成理論。無機生油理論在我國的興起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張景廉、李慶忠和杜樂天等均為這一學說的代表人物。張景廉2001年撰寫的《論石油的無機成因》一書,宣告了油氣有機成因學說的終結。李慶忠院士對有機生油理論提出了22點質疑。這些質疑有理論方面的,也有實例方面的。杜樂天教授是早倡導地球排氣作用的學者,他認為地殼氣圈蘊藏著可供人類大規模開發利用的天然氣資源。值得注意的是,杜樂天教授提出的地球排氫、排烴理論能夠合理地解釋很多地質災害和自然災害。
石油是由烴類和非烴類組成的混合物,成分非常復雜,其形成過程和機理必定也非常復雜。石油成因的有機、無機爭論已經進行了100多年,盡管石油有機成因論在當今油氣地質學理論中占主導地位,但學者們對石油無機成因的研究也一直在進行。目前,已經有專家學者贊同天然氣是有機成因和無機成因物質共同結合的產物。那么,石油會不會也是有機和無機共同作用產物的混合體呢?在石油來源的探索之路上,我們還需要繼續以科學求實的態度來面對所掌握的證據,正視理論所面對的問題,相信石油的來源之謎終有一天會撥云見日、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