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聯合——海能儀器收購新儀的臺前幕后
可以預見的是,海能儀器在未來編寫企業大事記時,2015年是會被反復提到的年份,盡管只是剛剛過去了半年。在這期間,海能儀器成功進行了兩次定向增發,累計融資1.476億元;占地200畝的海能生產基地全面投入運行;與浙江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和濟南大學分別簽訂了開發黃曲霉毒素熒光檢測儀和手持微型果品品質檢測系統的研發項目;以初始對價4930萬元收購了上海新儀微波化學科技有限公司。
近些年來,海能儀器成為了國內分析儀器廠商中一顆熠熠上升的新星,其收購上海新儀令業內人士矚目,并不是因為收購金額,而是海能儀器的擴張速度。人們不禁要問,在微波消解儀市場,海能儀器作為業內新秀,又是如何收購上海新儀這家深耕細作了20年的老牌公司?為此儀器信息網專訪了海能儀器的王志剛董事長和上海新儀的王勤華總,為大家揭秘收購事件的臺前幕后。
海能儀器生產基地
轉換思想
國外分析儀器公司開發新的技術后出售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國內的企業家們大多將公司看成自己的孩子,希望能一直把它慢慢培養、做大,追求管理的控制。對此上海新儀總王勤華并不認可。
他說,自己慢慢成長是個自然生長的過程。但是面對如今競爭激烈和日益變化的市場,要在競爭中勝出并成長為行業的,強強聯手能帶來更多的創造價值的機會。因此,行業的整合是必然的趨勢。“作為一個老海歸,我看到了很多現代企業通過股權的轉換,并購和資本市場的運作,換來了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資源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王勤華進一步說道,新儀公司通過老一輩創業者20多年的努力,在技術上成為了行業的者,掌握了高通量微波化學儀器的核心技術,近些年國內外的訂單應接不暇。但是作為一家在上海都市里發展起來的企業,在生產能力和規模上都遇到了瓶頸。同時上海較為稀缺的土地資源和昂貴的人力成本,也阻礙了企業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作為一家產品線相對較為單一的企業,在面對強大國外競爭對手時也會顯得資源單薄。 所以新儀公司一直在物色一個具有強大生產能力,并有雄心一起開拓市場的戰略合作伙伴。
情投意合
基于自身發展需求的清晰認識,為了進一步提升上海新儀品牌的價值和擴大市場,王勤華認為,只有優勢互補的戰略合作者才能成為企業的發展助力,因此上海新儀對一般的財務投資者和只想控股合并財務報表的公司以及行業外或境外的公司興趣不大。上海新儀的目標是能共同創造協同效應,實現一加一大于二效益的公司。
而此時的海能儀器呢?海能儀器2014年1月份在新三板成功掛牌,2015年初融資1.476億元,占地200畝的生產基地也全面投入運行。資金的雄厚及生產能力的提升,為海能儀器擴充產品線提供了條件。海能希望在TANK系列微波消解儀的基礎上,繼續把國產微波發揚光大,它需要一家在微波消解市場無論品牌還是度方面都十分的企業。
海能儀器董事長王志剛用“閃婚"來形容海能和新儀的結合。他說,“海能和新儀是一見鐘情。"王志剛跟王勤華很早就認識,有一次,他們簡單聊了幾句,沒想雙方就差一層窗戶紙。“從3月開始,我們進入深入交流。整個過程很快,我跟勤華總(王勤華)談這件事一共就見了三次面,加起來總時間不超過10個小時,我們的整個意向就達成了。"
洽談如此的順利,王志剛事后總結道,“整個并購過程中我覺得zui重要的兩點就是:團隊整合以及管理理念的融合。作為企業帶頭人擁有一顆謙卑的心,保持包容的心態十分必要。不要只考慮自身的利益需求,必要的讓步有利于推動大局的發展。看到對方的優勢,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不放大、不縮小。華為、蘋果也有缺點,三五人的工作室亦有可取之處,以第三者的姿態公正的看待雙方,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同時,我們也聘請了具有豐富并購經驗的咨詢公司,對未來企業并購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指導。"
他說,海能與新儀的合并,雙方可以優勢互補,使企業更加趨于完善。在并購過程中,我們雙方的信念和目標是一致的,就是要合力把國產微波消解做大做強,所以我們彼此都很開放,能真正地換位思考,相互包容。"
王勤華也談及了并購過程,“海能儀器擁有一個年輕有沖勁的管理團隊,上規模的生產基地,更重要的是海能對跟我們的合作表示很大的誠意和開放的心態,承諾并購后將海能的微波產品并入新儀的產品線,將新儀公司和品牌做強做大。海能還善于運用資本市場這個杠桿,借力發力,凝聚有能力有闖勁的行業人才,通過合資、并購等方式實現企業的幾何級增長,我相信在未來的儀器行業除了自己埋頭研發以外,還要融入更多現代運營管理手段才能讓企業做大做強。"
王志剛(左)與王勤華(右)
齊力斷金
對于為何將海能的微波產品并入到新儀的產品線,王志剛說道,“本次并購的核心意義就是強化海能公司在微波產品中*獨立的品牌地位,所以保留新儀品牌,并做大做強,將新儀微波推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是此次并購的目的。"
王志剛深入介紹道,并購之后,海能微波研發會全部并入新儀,海能原有的TANK系列微波產品也將全部并入新儀品牌旗下,形成高中低檔完善的產品線,促進新儀微波能更有力的與品牌競爭,爭取更大的*。海能會進一步優化雙方的技術優勢,打造出更適用于廣大用戶的儀器設備。今后的上海新儀將專注于研發,市場推廣和銷售管理,所有的生產都在海能生產基地進行。通過海能生產基地細分的機加工、注塑、SMT、裝配、印刷、包裝等產線,將新儀微波產品的工藝及品質進一步提升。
同時,海能的4S子公司、辦事處、各服務網點也將為新儀微波產品提供售前、售后等的。未來我們兩家公司既有合作的部分,也有相對獨立的產品和管理體系,做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實現品牌、品質、服務的同步提升。
王勤華十分贊同并購之后的運營模式,他將繼續接受聘任,在未來不少于5年的時間里繼續擔任上海新儀總。來自海能的徐淵,將擔任上海新儀的法人代表,執行董事。
談到將來的工作要點,王勤華說,“在未來3-5年內實現新儀公司內部功能轉換,更加注重上海新儀研發中心的職能,將生產逐步轉移到濟南,這樣我們可以騰出精力來開發新的產品,細分國內市場,開拓國外市場,利用海能各子公司、辦事處的地理覆蓋強化售后服務和。"
國產分析儀器行業,已經出現為數不少的收購和并購,但在整合的過程中常常出現各種問題。對此,兩位老總并不擔心。王勤華說,“整合過程不容易。但雙方的信念和目標是一致的,就是把新儀公司和品牌做大做強。目前國內儀器行業的并購總的來說還不多,很多也是顧慮并購后會出現各種問題和矛盾。但這又是一個行業走向成熟和規模化的大趨勢,所以希望通過我們的實踐為儀器同行積累經驗,讓中國儀器行業出現更多的大公司可以同儀器*們競爭。"
2015年5月海能推出的TANK微波消解儀
新儀MDS-15多功能封閉式高通量微波樣品前處理工作站
共繪藍圖
對于公司未來發展預期,王勤華非常樂觀。他說,“新儀是一家技術很強的公司,理念沉穩,市場宣傳低調,銷售中規中矩。而海能是進取心很強的企業,理念新穎,充滿活力,善于品牌推廣,有先進的銷售管理體系。海能在這些年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意識到需要吸收像新儀這樣在某一領域有特長的企業,讓每一個產品線都像凱氏定氮儀那樣成功輝煌。所以我們兩家公司之間是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是強強聯合。"
海能微波產品全部歸入新儀旗下后,品牌與產品貼合的將更緊密。對于未來5或10年微波消解儀市場前景,王勤華說,“通過開發更多的應用,擴展市場空間。"他說,微波消解技術的發展已經基本成熟了,以后的創新主要集中在高通量樣品處理的軟硬件和細分市場化的產品上。
他接著說,“當然目前國內廠家之間的技術和服務差別還是存在,未來3-5年隨著不同公司之間規模的變化,相信這樣的差距還將擴大,市場的淘汰與洗牌在所難免。 隨著用戶對國產微波消解儀器的認識和體驗不斷深入,以及國產產品技術、工藝的不斷提升,相信越來越多的中國用戶將使用國產微波消解儀器。在廣闊的國外市場更將是國產微波消解儀器的主戰場,我們有信心在市場的競爭中進一步擠占國外產品的*。"
王志剛(右)與王勤華(左)
后序:
王志剛提到,今后,海能儀器仍有并購計劃。對于并購對象的選擇,他有獨到的見解,“科學儀器相當于“隱性"的軍工行業,是各國必爭的領域。科學儀器的創新、制造及應用水平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科技和工業實力。中國的分析儀器起步晚、企業規模小、技術方面同歐美存在差距。我們國產儀器要想做大做強,就必須強強聯合,這是*出路。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不計較私已之利,敢于舍得,敢于放棄一些東西,zui終才是大家的共贏。"
“并購是企業橫向運營發展的一種方法,在整個并購過程中,zui主要的就是帶頭人理念的相同,目標一致,大度包容,大局觀強,企業有各自的特長。換句話說,大家不單純的就是為了錢,而是有共同的目標與野心,想真正地做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