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知識】潛水打撈的發展歷史
閱讀:579 發布時間:2018-9-4潛水打撈也就是頭盔式潛水。這種潛水于1854年在日本出現。1924年開始使用玻璃做潛水鏡,并利用幫浦從水面上吸取空氣的“面罩式潛水器”,這是水肺潛水器材的前身。就在這年日本人使用面罩式潛水器潛入地中海底70公尺,成功的撈起沉船八阪號內的金塊,震驚了*。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發了一種特殊軍事用的“空氣罩潛水器”,采用的是密閉循環式,并有空氣瓶的裝置。二戰末期,法國開發了開放式“空氣潛水器”,1945年前后這種潛水器在歐美非常流行。近幾年來由于潛水器材的進步,帶動潛水運動蓬勃發展,投身于潛水和喜歡潛水運動的人也越來越多。
2006年12月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在南海103.5m水下,采用飽和潛水技術,通過390小時的飽和過程圓滿地完成了油氣田服務任務,此舉,標志著我國飽和潛水技術已進入了實際應用的新階段,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2006年至2008年該局已進行15次飽和潛水作業,飽和潛水90人次、高壓暴露時間為3881小時38分鐘、潛放潛水鐘130次、巡回潛水時間為59045分鐘、大巡回潛水深度為124m、小巡回潛水深度為95 m,一次飽和潛水高壓暴露zui長時間為29 天、一次巡回潛水zui長時間為 609分鐘。在15 次的飽和潛水作業中,先后完成了南海番禺油田立管更換、西江油田和文昌油田膨脹彎安裝、惠州油田海管修理等工程。這是我國飽和潛水實際應用的歷史性突破。
70年代中期,上開始采用無人遙控潛水器代替潛水員海洋石油開發方面的工作,并且發展迅速。80年代初,我在國外考察了很多項目,發現西方很多發達國家的水下鉆井平臺的日常作業,都已經采用了無人遙控潛水器,而原先的飽和潛水系統則由于生產成本和維護成本都非常高、人員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而逐漸被淘汰。然而,此時國內幾乎所有的相關項目,都還在花大力氣研究和大范圍使用飽和潛水系統。于是我向國家提出了開展關于無人遙控潛水器研究的請求。當時國家經委撥款了400萬給我們進行了無人遙控潛水器關鍵技術的研究和樣機的開發,研究成果也非常的喜人。
潛水打撈實例:如,以1977年5月開始1980年5月結束的“阿波丸”打撈工程,四個年度的施工,超過空氣潛水的極限深度60米,規模之大,工期之長,投入人力之多,是我國歷*的,在世界上也極為罕見。潛水600多人次,潛水3604人次,水下切割2379.1米,水下爆po650次,撈獲錫錠、橡膠、水銀、鈮旦、云母、光化玻璃等5418噸,價值5000萬元,打撈遺骨368具。混合氣潛水,我國zui早于70年代在撫仙湖試驗156米,海上試驗140米,現實際潛水120米左右,存在水下減壓時間較長問題。我國1988年建造了500米飽和600米巡潛模擬艙;1977年海科院進行了305米試驗;1987年*進行350米的試驗。當代科技,打撈過載有9噸金幣價值10億美元的英國古戰艦“蘇賽克斯”號和19世紀美國“共和”號等載有大量珍貴物品的沉船。
潛水的歷史:人類早期潛水確切年代無法考證。有文字記載,據《下海半英里》一書中介紹,早在公元4500年前進行的一次考古發掘中,就發現了鑲嵌珍珠母的珍珠。在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潛水可追溯到公元2250年,夏朝皇帝曾接受由部落進貢的牡蠣珍珠貢品。中國史書《魏志倭人傳》中有描述,距今1700年前海邊漁夫潛水捕魚的場面的記載,由此可驗證人類潛水的早期活動。在米索不達文化全盛時期,阿茲里亞帝國*使用羊皮袋充氣由水中攻擊敵人,算是潛水應用在軍事活動的先祖。隨著人類生產生活實踐,潛水方式及裝具也從原始的“狗刨式”、“扎猛子”、“寒鴉浮水”,逐漸過渡到呼吸管-氣囊-倒扣的木桶(300年前)-鼓風箱與鐘的配合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