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shù)文章
連云港漁灣山間驚現(xiàn)明代武略將軍何文龍墓
閱讀:1173 發(fā)布時間:2018-4-19近日,南城支系何氏族人在漁灣發(fā)現(xiàn)明代武略將軍何文龍墓及其墓碑,這一重大發(fā)現(xiàn)不僅為何氏家族編修家譜找到可靠的實物依據(jù),而且補充了海州地方志記載武略將軍的遺漏,為研究連云港地區(qū)軍事史添上了濃厚的一筆。
史料記載 海州共有三位“武略將軍”
明朝時期設武略將軍,是從五品武官的散官官階。按照明史職官志記載,明朝從五品的武官很少,僅有五軍都督府的經(jīng)歷以及地方千戶所的副千戶為從五品武官,大致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校軍銜。
當時的淮安府從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fā),以人民的安康為己任,在沿海布兵巡邏,特選派強將精兵,加強組織領導,在海州迅速成立備倭防寇指揮機構(gòu),從洪武元年(1368年)就調(diào)官軍鎮(zhèn)守,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淮安衛(wèi)在海州設立兩個千戶所,一個叫“守御海州中前千戶所”,在(海)州治北;另一個叫“守御東海千戶所”,在東海城(南城)十字街東。
明代《通志》載:“明統(tǒng)兵之制,大略有三:一為都督府,一為鎮(zhèn)戍將領,一為督撫兵備。都督府設內(nèi)外衛(wèi)所及各都指揮使司,有左軍、右軍、中軍、前軍、后軍。海州千戶所、東海千戶所,隸中軍都督府。”
《嘉慶海州直隸州志》載,海州共有三位武略將軍,西海所一位,叫楊玉,原籍山東單縣人,洪武二十四年遷授武略將軍。東海所二位,一位是李英,原籍湖廣人,洪武二年遷授武略將軍;另一位叫張德,原籍泰州人,洪武二十六年遷授武略將軍。
家譜顯示 何家10代襲封武略將軍
據(jù)南城支系《何氏家譜》顯示:何家一世祖何保子原籍安徽滁州全椒縣,后逃荒要飯來到江蘇蘇州,在閶門十三里二甲定居。元末農(nóng)民起義,他投靠左將軍,由于有勇有謀,屢獲戰(zhàn)功,便授提領、昭信校尉,洪武五年(1372年)誥封武略將軍(何保子以后連續(xù)10代襲封武略將軍)。
后來,何保子被調(diào)到海州供職,死后墓葬云臺山上。再后來,因為開山,塋地全毀,找不到一點蛛絲馬跡。
二年(1629年)第十世祖何文龍時,長子嘉胤(字望云)除襲封武略將軍外,加升東海所堂印千戶、西海武德將軍、武解元、賜進士、歷任都司,將父母安葬在漁灣東北山頂一個名叫小磨垛的山凹中,立碑紀念,從此無聲無息。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何氏第18世孫何傳珩、何傳授、何傳香看到祖墳傾廢不堪,墓碑漫漶不清,決定重整塋地,請書法名人、鐫刻高手,重做一塊碑。一晃又是123年過去了。
何文龍墓 補充地方志記載中遺漏
前不久,南城支系何氏族人在編修家譜時,從老家譜上發(fā)現(xiàn)漁灣山上有祖塋。4月2日,23世孫何振萬、何振艮,24世孫何學成、何學年、何仲李等人去山上尋找,他們披荊斬棘,在叢林中果然找到。
塋地為圓盤形,塊石砌墻,二尺多高,墳較高大,墳前立碑,圓頂,青石質(zhì),高126厘米、寬50厘米、厚12厘米,長方塊宋體字,字徑49厘米,款徑36厘米,邊框6厘米,極其整齊美觀,刻工相當精致(左圖)。
這令何氏族人興奮不已,但畢竟是一百多年前重立的碑,上面布滿灰塵,加上藤蔓掩蓋,部分文字無法辨認清楚。4月15日,何仲李和何學成,以及文史愛好者魏向陽、封昌秀等人專程去搞拓片,通過對拓片的反復研究,文字得到確認。
碑正中刻“大明誥封武略將軍先考諱文龍何大公、妣楊太宜人同墓”,上首為“二年春正月男望云叩立”,下首為“光緒二十一年仲春十八世孫傳珩、傳授、傳香等叩修”,文字記載與碑文*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