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工業4.0對現貨制造2025創新方面的啟示
閱讀:826 發布時間:2016-1-19工業4.0對現貨制造2025創新方面的啟示
艾科小編對于今后工業自動化4.0的各個方面的見解,艾科公司是專業銷售EBRO蝶閥這類產品銷售供應。像EBRO碟閥這類產品我們都是非常專業,在技術上面能更多的幫住到各位用戶!
2015年5月,《現貨制造2025》經李克強總理簽批正式面世,明確提出"力爭用十年時間,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為此,《現貨制造2025》提出了9大任務、*重點領域和5項重大工程.在9大任務中穿插了5大重點工程.5大重點工程的設立意義在于對整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起到作用.
其中的*項工程為"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建設工程",旨在圍繞重點行業轉型升級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創新發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重點開展行業基礎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成果產業化、人才培訓等工作.制定完善制造業創新中心遴選、考核、管理的標準和程序.
圖1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工程
工程設定了具體的量化目標.即:到2020年,重點形成15家左右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力爭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
一直以來,現貨制造業往往是靠規模,雖然規模已經很大,但是很多都是委托加工,雖然號稱是世界工廠,利潤率實際上很低.所以要轉型升級,所以要通過創新,在制造業分工中起作用,而不是僅僅的代工生產.為此,《現貨制造2025》才提出了,把創新擺在制造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創新的制度環境,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突破一批重點領域關鍵共性技術,促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走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
同時,必然存在一些市場無序競爭或者不能自我完善的工作,這方面就需要在國家層面體現頂層設計,整合資源,凝聚各方資源來推動,用新的機制、新的模式加強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引導示范企業加大創新發展.
圖2 工業4.0的創新方程式
以往,同行業內的企業之間在市場上是互相競爭的關系,某個企業有了創新之后,就申請、申請標準,對之保護起來,不讓其他企業去模仿.所以,"標準化"對"創新"是一種制約,也就是,市場競爭遏制了行業整體上的創新.而在德國"工業4.0"中,路演出"研發"+"行業支持"+"標準化"="創新"的方程式,令許多業界人士頗為震驚.
在傳統制造業時代,標準決定著產品、決定著市場取向.所以,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的誕生與發展,企業將和知識產權申報為標準成了制造業獲取zui大經濟利益的*途徑.標準成為技術、知識產權的zui高體現形式,制造業的經濟利益更多地取決于標準,漸漸地,標準也越來越多地蒙上壟斷色彩.正因為如此,標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創新,無視信息時代的客戶需求的差異化,不再符合新的互聯網思維和未來制造業思維.
當然,如果只有創新而沒有跟進的標準化,那么創新成果就很難轉化為經濟效益.但是,如果過度強調標準化,則容易形成壟斷化的管理體系,從而扼殺創新.那么,如何處理"創新"與"標準"兩者之間的關系,如何優化創新模式呢?德國工業4.0中其實給出了一個答案--行業整體層面的合作創新.
工業4.0在分散的價值網絡上實現橫向互聯,并進行實時管理.從用戶下訂單開始,直到產品交貨物流,貫通原材料采購、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制造與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鏈和生產能耗管理等信息系統,幫助工廠實現產品的短期上市、更高的生產靈活性和資產利用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可控的風險.這樣一來,首先,用戶參與"研發"互動,提供更多的創新思路.其次,智能工廠通過互聯網接受個性化定制產品的生產訂單,通過Facebook、微博等社會化媒體工具征集合作生產設備或合作伙伴,從阿里巴巴平臺采購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成品交貨之后,系統自動通過網上支付進行銷售結算,形成跨領域的"行業支持".zui后,技術成熟、產品定型之后才開始"標準化".從而,使得制造業具備了更好的彈性和柔性,使得標準化與多樣化并存,形成"研發"+"行業支持"+"標準化"="創新"模式,保障"大規模定制"等模式的實施,促成既能適應市場對產品多樣化的需求,又能享受大規模生產優點的目標達成.
這種行業整體層面的合作創新,既保障了標準化,又化解了企業的單打獨斗,對我國現貨制造2025提出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有很大的啟示--引導行業整體層面上的創新.同時,未來是智能制造的時代,是"互聯網+工業"的時代,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需要有既有實踐經驗,又有產業研究經歷,既懂機床、自動化等工業,又懂計算機軟件、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的跨界人才來.
更多來源關鍵詞專業經銷ebro蝶閥 ebro蝶閥現貨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