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動物模型 泌尿系統模型
造模機制
誘發動物膀胱癌的化學致癌劑較理想的有兩類:以N-丁基-N(4-羥丁基)亞硝基胺(N-butyl-N-(4-hydroxybuty1)- nitrosamine,BBN)和N*甲基-N-亞.硝.ji.脲(N-methyl-N-nitrosourea, MNU)為代表的亞硝基類化合物和以N-[4-(5-硝基-2-呋喃 基)-2-噻唑基]甲酰胺(N-[4-(5-nitro-2-furyl)-2-thiazoly]formamide,FANFF)為代表的硝基呋喃類化合物。膀胱癌的病變通常為 多發的,使用FANFT誘發的膀胱癌開始在基底膜,逐漸向各組織浸潤,從輕度增生到浸潤癌,到最終發展成遠處轉移。電鏡 下表現為:癌細胞排列不規則,細胞大小、形態不一,呈圓形、不規則形及梭形,核大,常染色質增多,邊集,核仁大而常靠近核膜。
實驗方法
1.選用250g左右F344雄性大鼠,用含0.2%劑量的FANFT飼料喂養剛斷奶的大鼠就可發生膀胱癌,如果這種大鼠終身服用 FANFF或服用25~36周,隨機控制飲食,所有的大鼠在20月齡之前死于膀胱癌。
2.誘發原位膀胱癌裸小鼠模型 BBN進一步代謝產物N-丁基-N-(3-羧丙基)亞硝胺從尿中排泄,與尿路上皮接觸而導致癌變。 灌胃法小劑量多次給藥腫瘤誘發率高。亦可用腹腔注射法誘發膀胱癌動物模型,誘癌率與灌胃法幾乎相等,但易出現動物急 性中毒和黏連性腸梗阻。FANFF一般混于食物中飼喂動物,常用濃度為0.02%。MNU屬直接致癌劑,需膀胱灌注,有導致 動物尿道損傷、繼發尿路感染及膀胱結石的風險。
模型特點
服用FANFT后2周內,所有大鼠膀胱均出現增生損害,服用8周后,伴隨增生損害的增加,出現結節狀和乳頭狀的損害,尤 其是結節狀損害逐漸擴大膀胱腔,如果大鼠存活時間足夠長,可穿過肌層浸潤到周圍組織。
膀胱癌的致癌作用可分為兩期,FANFT可作為初期的致癌物,本模型對研究可能的初期和后期致癌物都是有幫助的。
模型的評估和應用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動物中誘發膀胱腫瘤是研究人類膀胱癌病因、病理、防治的有效途徑。大鼠膀 胱癌的發生經歷了三個重要的與人類原癌相似的形態改變階段:上皮增生期、乳頭狀瘤形成期和癌變期,致癌劑量和作用時 間與癌變周期成正相關。
需確認的信息
1. 模型種屬(大鼠還是小鼠或是其他種屬)
2. 動物體重有無要求,年齡有無要求
3. 雌雄有無要求
4. 模型構建具體方案
5. 取材要求(采血、取組織樣本)
膀胱癌動物模型 泌尿系統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