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模型的實驗服務介紹:
1 卵巢切除模型
(1)復制方法 雌性實驗大鼠按40mg/kg體重的劑量經腹腔注射麻醉,無菌下腹部正中切口,鈍性分離腹肌腹膜后進腹,絲線結扎卵巢并摘除。縫合切口前腹腔內注射,造模后大鼠常規飼養,自由飲水和進食。
(2)模型特點 卵巢切除后模型大鼠血漿雌激素(E2)含量顯著下降,股骨中點骨皮質指數也明顯下降,骨量和骨質量也明顯下降。鏡下病理組織學觀察顯示,骨組織切片中骨小梁斷裂,排列稀疏,形態結構完整性差。
(3)比較醫學 骨質疏松是臨床上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之一,婦女絕經后好發此病;隨著絕經后時間延長,中老年婦女骨質疏松發病率可大幅度上升,表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對骨質疏松的發生和發展有重要影響。大鼠去卵巢后,其體內雌激素分泌減少,使其對破骨細胞的抑制減弱,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骼呈高轉換狀態,骨量不能保持平衡,導致骨丟失增加。鏡下表現為骨小梁的面積下降、數量減少、分離度增加。以往研究表明,年齡為3~9月齡區間的大鼠適合復制骨質疏松模型,尤其是6月齡大鼠已達峰值骨量。大鼠年齡過小,機體內因生長期骨量顯著增長會掩蓋去卵巢的骨量丟失;而12個月齡后大鼠由于開始進入老齡期,機體內會出現老年性骨量丟失,從而影響實驗結果觀察。到目前為止,采用卵巢切除大鼠復制的骨質疏松模型,是WHO和美國FDA推薦的研究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模型。
2 維甲酸模型
(1)復制方法 3個月齡雌性大鼠每天按70mg/kg體重的劑量口服維甲酸,連續14d,隨后14d維甲酸改為生理鹽水。動物常規飼養,自由飲水及進食。于造模開始后第29日處死動物,取其脛骨于固定液中固定,常規脫鈣,石蠟包埋,作連續切片,光鏡下觀察。
(2)模型特點 口服維甲酸3d后,模型大鼠食量明顯減少;至第14日時動物體重明顯減輕,活動減少,并可見拱背豎毛。模型大鼠脛骨近心段松質骨(骨小梁)骨量及形態發生明顯改變,骨小梁面積百分數、密度顯著減少,骨小梁間隙增大。模型動物骨組織切片形態計量結果顯示,脛骨中段密質骨面積百分數也明顯減少,骨髓腔面積百分數增大,反映破骨細胞活性與功能的骨內膜面骨吸收周長百分數明顯增高。本模型制作方法簡便,造模時間短,模型成功率高,動物骨質疏松表現典型,易于開展給藥觀察。
(3)比較醫學維甲酸是維生素的衍生物,具有與維生素相似的藥理作用,臨床上主要用于各種皮膚科疾病的治療,但其伴有骨質疏松副作用。過去的研究表明,維甲酸能激活機體內破骨細胞促進骨吸收,但對成骨細胞活性無抑制作用,對骨形成及骨基質的礦化過程也無明顯影響,終使機體內骨重建處于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負平衡狀態,從而導致動物出現骨質疏松。本方法建立的骨質疏松模型病理形態改變非常典型,鏡下表現為骨小梁稀疏,骨皮質變薄,骨髓腔擴大;但由于其造模機制方面的原因,可引起模型動物性腺受損及脾臟、腎上腺發生代償性肥大,所以其在研究的實用性方面不如卵巢切除方法建立的骨質疏松模型。
分子實驗平臺:高效運作了qRT-PCR、Western blot、雙向電泳技術、分子克隆與質粒構建、流式細胞儀檢測、免疫共沉淀、染色質免疫共沉淀、RNA免疫沉淀、凝膠電泳遷移實驗、酶聯免疫吸附測定、外泌體抽提及鑒定等實驗。
基因組學平臺:可以完成甲基化檢測、基因芯片分析、高通量測序等實驗。
蛋白組學平臺:能實現LC-MS、ITRAQ、蛋白質修飾分析等重點實驗項目。
病理學平臺:涉及免疫熒光染色、免疫組織化學染色、HE染色、特殊染色等實驗。
臨床前CRO服務:主要提供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性疾病的藥效學評價服務,包括靶點驗證、體內外模型的構建、藥物篩選、藥物分析、藥效性評價、藥代
動力學和藥理學研究以及院內制劑研發等。
項目轉化服務:助力客戶進行方案設計、聯合課題申報、藥物項目引進和孵化,解決客戶對實驗技術平臺、專業人和融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