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驅替實驗-低場核磁共振
油氣資源是我國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能源局、科學技術部日前印發的《“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指出,綠色高效油氣開發利用主要聚焦增強油氣安全保障能力,特別強調了增強油氣供應能力,提高發展水平,在技術方面開展化學驅油、納米驅油、CO2驅油、精細化勘探、智能化注采等相關核心技術,提升低滲老油田、高含水油田、深層油氣、常規油氣以及其他非常規油氣的采收率和儲量動用率。
通過模擬不同地層條件進行驅替實驗研究油水在地層中的滲流規律,可為油氣勘探與開發提供科學指導。
多相驅替實驗-低場核磁共振
低場核磁共振作為一種高新技術,在驅替實驗油水可視化研究領域發展成熟,助力國家能源安全保障。
低場核磁共振進行驅替實驗油水可視化研究應用
核磁對氫信號優秀的捕捉能力,在油氣藏儲層研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搭配多場耦合配件,可以模擬地層真實高溫高壓環境,巖心不同尺寸孔隙中的油水信號在核磁T2 譜中對應的弛豫時間不同,隨著驅替實驗的進行,核磁T2 譜隨著巖心內部油水相態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可以定量研究地層的油氣開采過程。同時基于核磁成像功能,可對整個驅替過程的各個階段進行成像,實現驅替過程中油水遷移的可視化。
低場核磁剩余油可視化實驗中,驅替后仍有部分油剩余的原因如下:
巖心內部小孔的毛細管壓力阻礙了這部分油的遷移流動
巖心內部在驅替過程中形成的優勢通道使得驅替壓力得到快速突破,忽略了部分非優勢通道中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