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參加試驗棉花的品種:新陸中46,新陸中26 。
1.2 試驗示范地點、面積和試驗區面積
試驗小區地點設在三十四團棉花生產單位,共計2017畝。
1.3 試驗方法
1.3.1試驗設計
本試驗設兩個密度處理:
處理1:錯位播種(72+4)*12cm,畝收獲株數14600株/畝;
處理2:常規播種(66+10)*9.5cm,畝收獲株數18460株/畝。
1.3.2調查方法
棉花播種出苗后,及時放苗,在各試驗區里選擇里外各連續10株生育常規,無病植株,掛牌編號,作為各試驗區生育及形狀觀察株。測定葉齡、株高、果枝數、始果節位、果枝長度、單株鈴數等性狀。zui后分品種、試驗區進行收獲,計算產量,檢測品質,進行產量、逸采脫葉效果對比試驗,分析棉花*栽培模式。
2 結果分析
2.1 不同播種方式生育期調查
2.3 不同播種方式實收產量統計分析
3 脫葉劑逸采脫葉效果分析
3.1 參試藥劑及使用方法
逸采(50%噻苯隆可濕性粉劑),40克+助劑20克+有機硅助劑5克+70毫升乙烯利 ,于 9月10日對三個處理進行人工噴施。分別在噴后的7天、15天、20天、25天、30天進行脫葉率和吐絮率調查。
3.2 結果分析
3.2.1脫葉率調查結果
3.2.2吐絮率調查結果
由表7顯示:不同品種的(72+4)*12cm模式吐絮效果均好于(66+10)*9.5cm模式。適當的降低棉花栽培密度,可提高棉花棉花吐絮率。
3.2.3不同品種推廣經濟效益
4 小結
4.1 通過小區試驗、大田示范種植可以看出適當的降低棉花栽培密度,可提前棉花生育期2-5天,減少內外行棉花生長勢、結鈴率的差異,并可提高棉花單株結鈴和結鈴率、降低空果枝苔數,提高棉花畝產量,并可提高棉花內在品質、棉花脫葉率、棉花棉花吐絮率,提高機械采收凈率。
4.2 通過2015年示范、推廣種植(72+4)*12cm的大田調查結果來看,基本和小區試驗結果相吻合,(72+4)*12cm是此項試驗*株行距的配置,(72+4)*12是的栽培模式。